太后瞥了一眼眼前的经卷,却立刻来了兴趣。
只见一个一个蝇头小楷,却不是普通楷书,而是颜体。
佛经本来讲究规规矩矩,可这颜体恢宏,竟没想到能如此相得益彰。
“好字!”
太后忍不住赞道。
她开始细细查阅这些经卷。
只见这十数卷经书,密密麻麻,却无一字错漏,连颜体筋骨,也不曾松散半分。
一看便知,此人定是下了大功夫。
再看二皇子抄的经书。
他到底年幼,字迹还未成筋骨,但却已有些灵气。
更难得的是,那么小的孩子,竟能静得下心来誊抄这些枯燥的经书。
银嬷嬷一错不错地盯着太后,将她的神情尽收眼底,此时便顺水推舟。
“太后,宁嫔到底心诚,她和二皇子还等着陪您做早课呢。”
太后想起刚刚的陆婉宜和大皇子,功夫都浮于表面,半点沉不下心来,心下一动,道。
“既如此,就让他们进来,”
“哀家虽老眼昏花,但这真心假意,还足以辨别。”
慕卓宁恭恭敬敬地带着二皇子走进了慈宁宫。
再次来到这熟悉的宫殿,慕卓宁心情复杂,只觉得恍若隔世。
上一世,她搬进这里的时候,太后已经成了太皇太后出宫去了。
她在这里的日日夜夜,都殚精竭虑,如履薄冰。
那时候,她不仅承托了一国之重负,还要时时防着那个便宜儿子背后捅她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