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自然是嬴庆的安排!
他将缴获的马匹和夜不收的马匹集中起来,选出义军中骑术最好的几十人,组成临时的骑兵,由章腾和徐超带领。
在义军与明军交战之际,骑兵突然从明军后方杀出,冲乱明军的阵型。
这一招,效果是极好的。
章腾和徐超在内的六十三名骑兵,宛若一把利剑,直指明军千总的大旗所在。
明军后方的士兵,立即转身迎敌,刀盾迅速汇聚组成防御,几十名弓箭手列于其后。
待骑兵进入百步范围,明军弓箭手张弓搭箭,对着骑兵连射。
然而,他们的箭矢虽然射中,但却没有将冲来骑兵的任何一人射下马来。
因为义军的这六十三名骑兵,每个人身上都穿着两套布面甲,处于前方的四十余匹缴获的战马,也是有甲的,即便是破甲箭头,也难以射穿。
就是射穿,杀伤力也大减,最多也就造成轻伤。
而骑兵趴在马背上的,想要射中面门等要害位置,难度也是极高极高。
这就是携胜之势,利用缴获至敌人的装备、马匹,使义军能打上一场“富裕战”。
七八十步左右时,趴在马背上的义军骑兵,趁着明军弓箭手放箭的间隙,张弓搭抛射出破甲重箭。
箭矢射出后,他们继续趴低身子,躲避敌人射来的箭矢。
骑兵射出的六十三支箭矢,借助了马匹的冲锋速度,威力更上一层楼。
当骑兵射出的箭矢,落入明军队伍当中,顿时倒下了二三十人,刚组建的防御,出现缺漏。
在义军骑兵趁着明军放箭的间隙,又射出一波箭矢后,明军已经近在眼前,而明军的防线来不及补充。
义军的六十三名骑兵,将弓箭舍弃,换成各自擅长的兵刃,以最快的速度,直接从明军的后背插入。
有章腾和徐超两人当“利刃”的尖头,明军的抵抗就好似纸糊的一般,轻易间就被撕碎,后续的骑兵跟着冲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