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他可不会小瞧了眼前这股连破三个县城的、面对官兵多次围剿却未曾吃亏的反贼。
哪怕最终无功而返,他也不会学黄乾而轻易分兵,大不了回去被数落一通,又不会丢官也不会少块肉。
何况对方还有一部人手,率先涉水过了河,完全有可能对他们半渡而击。
明军如此稳当,有些出乎嬴庆的意料。
也不知是运气好,还是与马三春部明军打过交道的种光道,算死了这一点,总之明军的各项抉择,都没有超出种光道提前做出的应对之法。
当离转移钱粮物资队伍搭建的浮桥只有十里左右时,嬴庆当即下令急行军赶往浮桥。
明军见秦义军主动拉开距离,当即抓住机会寻找渡河点,开始渡河。
然而,秦义军先一步渡河的队伍,突然出现在对岸,只要明军爬上滩头,立即会被秦义军的弓箭手放倒。
二三十步的距离,即便身上穿了甲胄,也会被弓箭夺走性命。
而这涉水过河,速度又快不起来,一不小心就会踩入水下暗坑,身上穿着甲胄的明军士兵,根本难以靠自身的力量浮起来。
在这种痛打“落水狗”的情景下,马三春为了减少损失,不得不下令回撤。
他很清楚,在没有第一时间过河,那一切努力都将会是无用功,因为以秦义军大部的行军速度,很快就支援过来。
到时,他们一半人还在洛河中,如何会是对手?
涉水回返到白水县境一边的马三春,看着对岸会合的秦义军两部,不由得长叹一声:“唉~!这股反贼,当真是脱胎换骨了!”
他内心将王二部与嬴庆部对比了一番,两者之间的差距,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王二部反贼,一年多还是泥腿子组成的军队,他带着一千来人,就能将之追的无落脚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