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义军在延安府境内动作,被延安卫指挥使吴敬得知后,那是坐立不安,彻夜难眠。
他很清楚,秦义军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就是在给他施压,但他也无可奈何。
秦义军不比其他反贼,对官军没有多少畏惧,且他手上也没多少兵马。
在经过带兵进黄龙山围剿秦义军后,延安卫只剩下一些老弱士兵,难堪大用。
虽说这两个月来,他通过手段将兵备道一千五百多的、马三春训练的兵丁,充入了延安卫,也招募了五六百新兵训练,但加上老弱也就两千五六百人。
这点兵力,别说对抗秦义军了,就是守城也未必稳妥。
当接到杨鹤下发的、与洪承畴合兵围剿秦义军的命令,吴敬不仅没有感到安全,反而更加忧惧。
洪承畴手中的兵马,也就三千多人,加上他延安卫的兵力,也才不到六千兵马。
何况,延安卫还要留下一部兵力,防守延安府城。
如此一来,他与洪承畴最多就五千兵力可用。
反观秦义军,出黄龙山时,便有战兵、辅兵等七千余,途经各县还大肆招募兵卒训练,很快就将达到上万的兵力。
兵力相差一倍,且秦义军的战斗力不弱,这怎么看,他们的都胜算不大。
虽说洪承畴在韩城,击溃了王左挂部反贼,一战成名,但王左挂部万余兵力,有大半人只是将手中的锄头换成了刀枪,正经的甲胄、弓弩都没有多少,属于滥竽充数。
秦义军可不是王左挂部,前者兵甲齐全,士兵训练有素,又有深谋远虑之人出谋划策,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洪承畴在接到杨鹤的命令后,立即停下对王左挂部的追剿,率军从耀州北上。
对于官军的动向,在第一时间,就被秦义军夜不收探查得知,并及时向嬴庆汇报。
虽然黄龙山中一战,秦义军夜不收营阵亡过半,是各营中伤亡比例最大的,但战后,嬴庆很快从各营抽调好手进行补充、培养,如今已有两个多月时间。
而这次出黄龙山,嬴庆也让夜不收营优先从招募的新兵中,挑选符合夜不收条件的人,并允许夜不收营扩充到了一个千总的兵力。
夜不收的作用不可或缺,且伤亡比例远高于各营。
因此,嬴庆还提升了夜不收的待遇,凡夜不收的人员,日常待遇提升至小旗官的水准,即每天必有一餐可以吃上小碗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