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又回想张献忠手下的将领与人物,在想到李定国之时,他眉头一挑:“是他?南明晋王李定国?!”
他不太敢肯定,毕竟同名同姓之人,也不是没有。
嬴庆有了猜想,连忙将李如靖抱回来的亲兵冯桂叫进帐中,问道:“这少年情况如何?”
将李如靖抱回来的亲兵冯桂开口:“回大帅,军医说这少年就是长时间没饥饿,所以身体非常虚弱,没有性命之忧!”
这时,宋卓也进入帐中,抖掉身上的冰雪后,拱手禀报道:“大帅,那少年确实是义让里人,其父母于去年春病亡,虽还有同宗叔伯一人,但无力接济!”
嬴庆点了点头:“知道了,你们下去吧!”
待宋卓、冯桂两人退出大帐,嬴庆取出皮草在地面铺开当床,然后躺下继续回想着李定国的信息。
经过绞尽脑汁的回忆,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些细节,他曾在贴吧中看过关于李定国的资料,其中便提到李定国是陕西绥德马家川人,而马家川就是当下的义让里。
也就是说,少年的名字和家乡,都与南明晋王李定国一样,且年龄也对得上。
因为崇祯三年,张献忠于米脂联合十八寨,起义响应王嘉胤的反明号召。
而年仅十岁的李定国,在张献忠路过义让里时,毅然决然的投入了张献忠义军,并被张献忠看中收为义子。
如此看来,摸进秦义军营地的少年李如靖,基本可以确定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李定国。
“真是有意思,蝴蝶效应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了!”嬴庆咧嘴笑着。
先是前段时间,宋杰这等武艺高强的人主动来投,现在又是少年时期的李定国来到秦义军中,只要他将之留下,其人生轨迹便能发生偏转。
想到此处,嬴庆突然冒出一个想法,那就是将少年李如靖收为义子,先让张献忠失去一员大将,而自己保险未来能有一员大将的种苗。
只是,他也才二十岁,收个十岁的义子,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就这么想着想着,他不知不觉进入了睡眠。
再醒来时,已是秦义军早操战鼓响起,即将开始早操。
凡秦义军的操练,嬴庆就没有缺席过,即便是有要事的时候,也会露面跑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