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又斗了数十个回合,两边的将士都看得呆了。坠儿见张元徽果然凶猛,只恐伤着公子,心生一计,连忙反身掩蔽到旗影之下,稳稳的托起梅花弓,轻轻的搭上凤尾箭,飕!飕!飕!的连三箭,向张元徽射去。
那张元徽斗得正酣,忽听弓弦骤响,抬眼看时,只见一支羽箭正向自己迎面飞来,连忙把头向左一侧,可可的躲过了。紧接着,又是一支羽箭飞来,趁势把头往右一歪,巧巧的也躲过了……
俗话说的好,叫做:“事不过三。”
又道是:“躲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这第三支箭他就来不及躲闪了,正中面门,疼痛难忍,身子往后一仰。赵烁一见,机不可失,给他当头就是一棒,登时**迸溅,倒落马下。周围的周兵见了,齐声高呼:“打杀张元徽了!打杀张元徽了!”
张元徽是刘崇手下的一员骁将,刚才打得东线樊爱能、何徽落荒而逃的,是他。如今打得中军乱七八遭的,也是他。如今他一死,跟在他后面的汉军就慌神了,这叫做“蛇无头而不行。”手忙脚乱的往后撤去。
周兵这边见打死了张元徽,士气大振,人人争先,个个向前。周帝见状,急令摇旗呐喊,金鼓齐鸣,亲帅中军将士全线出击。赵烁领着十兄弟和众军士,更是马不停蹄的抢在前头,一涌向前。
那刘崇原来正兴冲冲地指挥将士,命令他们踏平周营吃午饭的,不料如今却被潮水般的残兵败将倒涌回来,把自己的营盘踩平了。这叫做“兵败如山倒。”后面的周兵又接踵杀至,自己的军士又禁制不住,只好选了个三十六计的“走为上计”。跨上那匹契丹人送的黄骝宝马,在一群禁军簇拥下,仓皇向北而逃。跑了半天、过了小丹河,一路之上逃散的汉兵看见汉皇旗号,也都渐渐聚拢,约有一万余众。刘崇体质素弱,经不得奔波,就令河边暂憩、埋锅做饭,也好收拢逃散将士。
先说哪辽将杨衮,一开始就被刘崇惹火了:你既叫我作壁上观,那我就看热闹吧。先是汉军得势,杨衮是当然是不动的了,后来周军得势,汉军大败,刘崇领头在前面先跑,郭荣在后面紧跟直追。杨衮看见周兵气势汹汹,不敢前去冒犯。想起刚才刘崇哪副臭嘴脸,更是犯不着去救他。想来想去,还是一走了之为妙。于是,为怕周师追袭,命令军士,把后队作前队,缓缓退去。
白重进与李重进见杨衮退兵,不知真伪,不敢贸然进击,只派探子跟进侦察。及后探子回报:“……辽兵已去十里,且是越走越快……”。二将听了,知道辽人果是退兵,这才转头领兵东去,追赶汉兵大队。
那张元徽中了坠儿冷箭,死于赵烁棍下,汉军全军溃退,大败而逃,周军全线进军追击汉军。
那樊爱能、何徽二人,往日在晋阳之时,素知张元徽孔武多力,凶狠异常,因见手下将士抵挡不住,自己不敢向前,也就弃阵而跑了。且又自恃有功于国家,瞧不起郭荣,今日之战打量着定必是一败?地,郭荣能不能脱身逃回汴京也要打个问号。眼看得这大周皇朝必定就此结束,谁也管不上自己了。因此,掉头就跑,一路上更是肆无忌惮,指挥那几百亲兵,见鸡抓鸡,见狗抓狗,还跑进老百姓家中抢掠财物,在路上见了其它部队的辎重物资也照抢不误,不让抢的就动刀杀人……简直是无法无天,形同匪寇。
走至半途,迎面来了刘词领着的后续部队。二人对刘词说:“别往前去了,咱们的军队打败仗了,皇上生死未卜,你还赶着前去干甚么?”
刘词大怒道:“既是主上生死未卜,你们如何敢私自回来?”
樊爱能说:“咱们不回来,难道留在哪里等死吗?”
刘词听了,心急如焚,不再跟他们说话,只顾催促士兵跑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