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作为?国营大厂的棉纺织厂那是铁饭碗,能当上吃国家饭的工人一辈子吃穿不愁。
现在可不一样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外投资商来华建厂,各大工厂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国外厂商资金雄厚,生产设备一流,加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对经营模式老旧的国营工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轧钢厂和棉纺织厂可是云水县的龙头产业,只要其中一个效益不好,县领导就愁的睡不着觉。
听说南方已经划分经济特区了?,往后特区的经济增长绝对不可小觑。
新组建的领导班子大力?提倡国营工厂改革,为?了?动员各厂领导,那是三天一大会?,五天一小会?。
就这?样,各厂的领导态度也是模棱两可,风雨不动安如山,都处在观望不前的状态。
谁也没想到,棉纺织厂率先召开全体员工大会?,通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顺利拉到了?投资的大股东,这?几个月厂里?效益连翻了?好几倍,工人的工资也上了?不少。
那个林副厂长还搞了?个套什么?先进个人制度,鼓励厂里?的技术员、工人参加厂里?的技术大赛,不管是什么?出身,只要在技术大赛上获奖,不仅有奖金拿,全调任到相应的部门去工作。
这?几个月棉纺织厂的员工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拿着厂里?发的技术手册翻来覆去的看,员工们?白?天上班,晚上背诵手册,虽然累些,可是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念想,大伙儿一丁点?也不觉得辛苦。
不光厂领导见了?棉纺织厂的干部笑开了?花,一路给棉纺织厂开绿灯,县里?的老?百姓也绞尽脑汁想进棉纺织厂。
其他厂的领导叫苦不迭,早知道他们?就跟着改革了?。
现在想去拉投资也不好找了?,要知道给棉纺织厂投资当大股东的,可是以前县里?首富高家。
别看高家家道中落十来年,现在的掌门人高文彬着实厉害,举家乔迁到省城没两年,迅速买下郊区大片的荒地,投资建厂,如今省城的商界,高家跺一跺脚,也要抖三抖。
不知道林副厂长怎么?跟高家有的交情,反正棉纺织厂改革成功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
改革开放后,操着怪里?怪气英语,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也开始涌入各大城市,英语的地位也跟着水高船涨。
有些精明的家长着重培养自家孩子的英语口语。
上了?高中的顾兜兜圆圆兄妹俩,也饶有兴趣,每天早晨捧着一本外语名?著,摇头晃脑跟着收音机读英语。
兄妹俩刚开始练口语,可给张翠兰听得一愣一愣的。
老?太太听了?一辈子中国话,头一次听见啥鸟语……英语,这?叽里?呱啦的,说的都是些啥啊?
后来,顾副局长专门跟老?太太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