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南华眼中精光一闪:“正是能量。核心差异就在于我们生存的‘能量环境’天差地别!”
“想想看,你们在地球上发展电子技术,是不是经常受到太阳风暴的干扰?精密仪器动不动就失灵?”
看到不少人下意识地点头,他继续道:“但在广袤宇宙中,比太阳风狂暴千万倍的能量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充斥于元泱界及许多高维星域的——‘灵子流’。这是一种远比你们熟知的电磁力更为基础、维度更高的本源能量形式。”
这时,一位负责能源系统设计的工程师恍然大悟,失声道:“您是说……元泱界根本不依赖,或者说无法有效利用‘电能’?你们使用的能量基础是这种‘灵子’?”
“不错。” 楚南华肯定道,“对我们而言,用‘电路’和‘设备’操控你们赖以生存的‘电子’异常困难。在元泱界高浓度的灵子流场中,电子就像洪水中的小鱼,会狂暴地乱窜,完全无法稳定操控。我们尝试从地球带回去的任何电子设备,无一例外都在瞬间被狂暴的灵子能场‘烧’成了废铁。”
他环视众人,语气带着一丝奇特的赞赏:
“然而,地球却是个异类。它位于宇宙中一片极其罕见的‘能量荒漠’地带——这里的灵子流极其稀薄,近乎于无,电磁环境相对‘平静’。”
“这对大多数依赖高维能量的文明来说是灾难性的贫瘠,但对你们人类而言,却成了独一无二的机遇。”
“谁能想到,在这样一片‘无风’的荒漠中,你们这群‘土着’竟然把‘电子’这种‘低维’能量玩出了令人惊叹的花样!”
“利用电能的‘易得性’和相对稳定性,你们实现了高速信息传递、构建了庞大的工业体系,甚至捣鼓出了人工智能这种有趣的东西!”
楚南华的语气带着一丝自嘲和感慨:“反观我们元泱界,虽然掌握着更高维的灵子能量,但它就像沉重而难以驯服的‘铁球’。利用它的‘成本’极高,无法像你们的电子通讯那样的高频、高效、低能耗的信息交换。”
“我们甚至没有类似你们‘互联网’这样普及的信息网络。”
“因此,许多元泱界的造物,包括一些星际航行器,仍需要依赖高度个体化的‘手工’或‘心力’技艺去制造和维持——虽然对我们个体来说‘手搓飞船’并非难事,但从整个文明的效率和规模化角度而言,这无疑是极其低效和费力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楚南华微微颔首,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细微的笃笃声:“不过,幸运的是,你们已经在‘电能’这条独特的科技树上攀爬到了相当的高度。”
“你们构建的电力系统、信息网络、自动化控制……这些成熟的体系,对我们而言是极其宝贵的‘蓝本’。”
“我们不需要从零开始摸索,而是可以在你们坚实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元泱化’改造和适配。”
“比如,研发出能在灵子流高能场中稳定运行的‘绝缘’材料,或者设计出利用灵子场‘湍流’来间接稳定电子的转换装置……这比我们从头建立一套全新的、基于电能的工业体系,效率要高得多,风险也小得多。”
贺楠敏锐地抓住了关键矛盾,她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如鹰:
“楚先生,恕我直言,这似乎存在一个悖论。”
“元泱界既然拥有进行四维观测甚至维度操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