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很快确定下来——第一期先上线预订管理系统和智能门锁,解决最迫切的接待问题;第二期部署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第三期开发AR导览等互动体验功能。
设备安装那天,村里像过节一样热闹。技术员们挨家挨户安装智能门锁、配置平板电脑,村民们围着看新鲜。
"这玩意儿真能代替钥匙?"开民宿的张婶怀疑地打量着手中的智能门卡。
技术员小张耐心演示:"您看,游客预订后会收到一个二维码,在门锁上扫一下就能开门。您也可以通过手机查看谁入住了,什么时候退房。"
"哎哟,我这老花眼,哪看得清手机上的小字啊!"张婶连连摆手。
夏澜早就料到这种情况。她拍了拍手:"乡亲们,咱们年轻人站出来!每家出一个'科技小能手',负责教长辈使用新设备。"
很快,一支由村中青年和返乡大学生组成的"技术帮扶队"成立了。张婶的孙子小强第一个报名:"奶奶,我教你,保证比做饭简单!"
系统试运行的第一周,问题层出不穷。李姐忘了密码锁住了自己的账号;老王不小心删除了重要数据;好几家民宿的门锁因为网络不稳定无法使用...
夏澜的手机快被投诉电话打爆了。那天深夜,她独自坐在村委会,盯着电脑上一片飘红的报错信息,第一次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还没睡?"林浩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里提着两杯奶茶,"我看灯还亮着。"
夏澜苦笑着接过奶茶:"压力山大啊。村民不习惯,游客不满意,系统也不稳定..."
"正常。"林浩拉过椅子坐下,"任何新系统上线都有磨合期。我带了技术团队来,明天开始驻场服务,问题一个个解决。"
接下来的日子,林浩团队驻扎在村里,白天解决技术问题,晚上培训村民。夏澜则成了"救火队员",哪里有问题就往哪里跑。
慢慢地,情况开始好转。张婶学会了用平板电脑查看入住信息;老王掌握了自动生成报表的技巧;李姐甚至能通过系统群发活动通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月后,效果开始显现。游客投诉量下降了70%,民宿入住率提升了45%,村民们的操作也越来越熟练。
"夏书记,这玩意儿真神了!"老王兴奋地拿着刚打印出的月度报表,"以前我算三天还算不对的账,现在一点按钮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