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是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眼下的曹操虽受困于当阳城中,但论疆域、论人口曹家势力都在其他几家诸侯之上。所以蔡吉联手孙策、刘备压制曹操确实可以称之为“合纵”。此外诸葛亮透过蔡吉主动献出一郡之赋税的举动,隐约瞧出蔡吉不仅有“合纵”之意,同时也怀有一颗“连横”之心。不过在有进一步的实证之前,诸葛亮并没有向刘备言明此事。而刘备听完诸葛亮一番分析,再联想到昔年在杨彪府上向蔡吉问计的经历,心中顿时也有了底。
曹操在当阳城内一连等了两天都没等到刘备的回复。待到第三天傍晚,有些沉不住气的曹操兀自登上城头远眺城外连绵不绝的刘备部大营,就见夕阳下对面的营地战旗飘飘,炊烟袅袅,一派祥和气息。正当他看得出神之际,忽听身后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曹操回头一瞧,就见刘晔和杨修双双登上了城楼,于是他便张口问道,“刘备可有回信?”
刘晔与杨修无奈地交换了一下眼神,旋即摇头抱拳道,“回主公,据司马议郎传信,刘备已前往齐营与蔡吉会晤。”
曹操听罢刘晔所言,深吸一口气后,终于无可奈何地怅然一叹道,“刘备终得其子房也!”(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四节 一诺千金
蔡吉在自家内帐接待了前来“叙旧”的刘备。莫看外面冷风刺骨,帐篷里头却是温暖如春,满室飘香。刘备脱了厚重的裘皮大袄与蔡吉相对而坐,面前食案上摆放的甜酒与糕点,令他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了六年前在许都杨府同蔡吉小酌对饮的情景。那时节刘备刚被吕布夺了沛城,走投无路之下只得赶赴许都投奔曹操。哪曾想才不过短短六年的时间,刘备已然在荆南打下偌大片基业,并且反将曹操逼入了绝境。当然刘备取得的这点成就与对面的蔡吉比起来可就小巫见大巫也。要知道眼前这位女诸侯不仅诛杀了前“恩主”袁绍,还将袁氏半片江山尽数收入囊中,摇身一变称为了坐拥青、徐、冀、幽四州的大诸侯。其手段之狠辣让刘备都自叹不如。
然则这会儿还未等刘备开口,倒是蔡吉先提起了陈年旧事,“孤与左将军上次对饮还是在许都杨太尉府上,未曾想六年过后竟是物是人非。”
“昔年若非齐侯指点迷津,助孤南渡扬州,孤难有今日之基业。”说到这儿刘备端起面前的酒樽向蔡吉敬道,“孤在此先敬齐侯一杯。”
“左将军谬赞也。孤当年不过是互惠互利。”蔡吉举杯谦逊道。
“那便敬互惠互利。”刘备言罢,仰将杯中酒水豪饮而尽。
“敬互惠互利。”蔡吉亦不动声色地举杯饮尽。
随着两杯水酒下肚,现场的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就见刘备一抹嘴角酒水,直接同蔡吉开门见山道,“不瞒齐侯,孤今日造访乃是想向齐侯讨教一二。”
“讨教不敢当。”蔡吉搁下手中酒盏,调整了坐姿正色道,“左将军有话请讲。”
“那孤便不客气也。”刘备说着微微探身向蔡吉询问道,“天子即将驾临襄阳,若曹操脱困违约,当如何是好?”
蔡吉听罢此言。心知刘备是怕先前订立的“云梦泽之约”不能兑现。须知眼下四家之间的关系恰应了那句俗语“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就是说这个麻杆这武器其实并不厉害,拿它打狼的人害怕对狼不起什么作用,而狼看到人拿杆子打它也会害怕。正如蔡、曹、孙、刘四家眼看着好似已然达成协议,只待天子驾临襄阳便可开启分封大典。可实际上刘备却在担心纵虎归山后,曹家父子拒不承认“云梦泽之约”。毕竟到目前为止曹昂还没有正式对刘备提出的条件作出回应。至于曹昂亦是害怕自己一旦满足了蔡、孙、刘三家提出的条件。对方会突然翻脸不认人进而加害曹操。
既然当阳之围这根“麻杆”已渐渐失去了威慑力,那自然就需要介入更强大的力量来约束各方。事实上这也正是蔡吉此番南下的目的之一。所以面对刘备的试探,蔡吉当即素手一挥,傲然放话道,“玄德公勿忧。有孤在,定叫曹公兑现云梦泽之约。”
蔡吉爽快的态度一方面让刘备颇感意外,另一方面又证实了诸葛亮之前的照片判断。蔡安贞确实拥有制衡诸侯之心。也正因为胸怀一统天下之志,眼前的女子方才会舍弃眼前的小利,专注于促成分封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