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的内容包含《说文解字》、《易经》、《道德经》等,内容足够通俗,几乎占据了例纸的一半。
内容说,这是他们讨论出来,最符合学子的一种。
他们的调查对象主要是燕都各个私学、公学以及国子监的学子,文化学识在启蒙至秀才。考中秀才之后,字典里面的内容就不再符合他们的需求了。
各处考虑得都很周到,明慕挑不出什么不好来。
只是字典制作完成后,成本一定很高就算使用的是最普通简单的黄纸。现在的百姓或许没有购买整本的实力。
他提笔在备忘录上写了一点意见,可以将字典拆分来卖。比如某些部首分在一起,读书人可以每人买一份,互相交换着看。
若是家中富有的……可以出精装版、经典版、周年纪念版,等等,这好像不太符合字典的定义。
等他以后多写几个戏本子,再弄这些吧。
皇家有专门的书局,以往多是为皇家供给书籍,一开始很封闭,若是有臣子想要将自己写的内容呈现给陛下看,诸如小诗、散文、歌颂功德的文章,或者根据当今圣上喜好专门编写的书册,或者道观寺庙的佛经典籍,又或者地方呈上来的文书,会在这里装订,然后送去文渊阁收藏。
这些书很多,明慕有事去文渊阁,短短一年时间,就多了几千本新书。
得知内情之后,他不由得咋舌。
皇帝的物质条件虽然不如现代,但精神享受可谓是到达了顶峰谁家专门开个出版社,专门为一个人服务啊。
假若某本书皇帝很喜欢,书局可以在陛下的授意下加印,强行推广到全国。
这不就是强行摁着别人的头吃安利?我喜欢的,你们也得喜欢!
明慕在知道之后,暂时停歇了往宫内输送新书的举动,转而向外输出。
好比先前的《白毛女》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