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的质地不同,面子如何,也有讲究。
有人风雅至极,有人堆金砌玉,甚至有人亲手绣了四君子图……
各种巧思层出不穷,生怕赵妨玉看不见她家的帖子。
赵妨玉先看的是弄波挑出来的那一堆,梅家,张家,南山郡杨家……
梅家自然是要带上的,还有孟云俏的夫家。
孟云俏做姑娘虽然不够谨慎,但总归命好,遇见了上蜀中张家,如今日子过得极好,已经做了娘亲,这帖子千里迢迢从蜀中寄来,纵然无人说,但赵妨玉也能认出,这是孟云俏的亲笔。
字丑成这样的,也是罕见,虽然后面练好了不少,但总有几个字能看出当初的影子。
她似乎变化不大。
赵妨玉没来由想到这一点,再想想,也觉得欣慰。
大概是看多了生离死别,她原先梦想中的生活,应当就是孟云俏这样。
一个不是很受宠的庶女,嫁一户还算不错的人家,家中得势,夫家只有求着她的份儿,日子省心,嫁妆丰厚,即便与夫君不恩爱,夫君也不敢宠妾灭妻。
况且张家确实不错。
张家为人活络,又懂分寸,再有一个便是,孟六的夫君下一届要来京城科举,若能得中,到底赵家于京中又多了一门可靠的亲戚。
张家与南山郡杨家不同,杨家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而张家则是相反,先允后拿,做事叫人十分舒坦。
无论京城之中有没有赵家这门亲自,日子都只会蒸蒸日上,如此拎得清,子孙又上进的人家,总不会埋没。
至于赵妨薇夫家送来的帖子……
细长的手指缓缓敲了一下请帖的硬壳,冷冰冰的触感,日光也晒不暖。
不过一瞬,便被赵妨玉放到一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