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韵虽然想跟着去,但杜容和不放心,道:“你在家等我的消息,等那边的人到了,你要是想去,就跟着他们去。”
楚韵想着这些人多半是皇家的人,两边的人真打起来也不敢打皇家的人,于是同意不去了,只是不忘跟李叔说:“多带几个花甲老人过去,谁犯病就让老人躺地上说要死了,我看有谁敢乱来。”
李叔听得眼睁睁的,半天才说:“我的奶奶,您可真是大善人一个呀!”
杜容和交代完就当差去了,人还没进门就有个小太监不长眼似的往他手里一撞,杜容和熟门熟路地把秘折揣在怀里,关着门慢慢看。
当日他把稻子送过去,皇庄的人都笑得花儿似的,直夸杜家人聪明机灵,竟然能把他们折腾了十几年的稻子种个五六成出来。
杜容和听到这个就知道这些人果然在这儿等着呢,他也不好回去跟楚韵说,怕她担心。
好在他头上的那个大爹真顶了回事。
杜容和给那边献了九十九斤瓜子。
秘折里靠山没对瓜子太惊讶,杜容和忍不住想起楚韵说:我怀疑这老皇帝富有四海天下好物皆见过的样子是装出来的。不然,一个人怎么会什么都知道呢?
想着皇帝装模作样的样子,他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
秘折里说:这葵花籽也没什么稀奇的,早百多年宫里就有了,只是泱泱大国没什么人想起来吃它。这次吃了,我也觉得滋味不错,难怪人人都爱吃。
然后嘱咐:吃不了这么多,下次少送点。送个一两斤足矣。
靠山比较看中的还是那个稻子。
本来这个新稻推行下去阻力很大,但这件事让楚韵悄咪咪的干了,而且京里不少人都种了这个稻子,现在再拦着也没什么意义,人家老百姓早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交换种完了。
而且正打仗正是用粮的时候,所以他想把粮食都买回来充做军资,这个稻吃起来香甜,又没有他的稻子贵,能够发一发给有功的兵将。
这个话也是通知一下杜容和,几乎杜容和刚看完密折,杜家就来了几个太监登门问杜老爷家里都在哪里种了新稻,他们想去买一些不用做粮种的回去。
杜老爷几乎是从床上弹起来的,不到一刻钟就面貌一新,精神抖擞地出来了,整个人倒像年轻了十几岁似的。
杜老爷转着眼珠子问了一通,听说是来买稻子的,脸色就难看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