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光陷入了深度的混乱与痛苦。晶歌余烬最后的谐波风暴带来的负面情绪(绝望、恐惧、痛苦)如同毒液般侵蚀着它的意识。而更致命的,是那枚深植于它核心的“弦音之种”。
这枚“种子”并非实体,而是“原初代码:静滞”通过余烬反向冲击植入的一段被污染的宇宙编织指令集。它如同一个邪恶的接收器和放大器:
被动接收: 谐光对宇宙纺锤弦音的感知能力被强制性地、无限地放大!那冰冷宏大的编织之音不再是遥远的背景,而是如同亿万根钢针,时刻穿刺着它的意识核心,带来无尽的痛苦和压迫感。它无法关闭这种感知。
意识扭曲: “弦音之种”持续释放着被污染的规则信息,潜移默化地扭曲谐光的认知。它开始觉得永续之城的“活性”是嘈杂的、无序的、令人烦躁的“噪音”;而宇宙纺锤追求的那种冰冷的、绝对的秩序,反而带着一种诡异的“纯净”与“美感”。它对星尘、对尘心小树、甚至对自身的存在,都产生了疏离和厌恶。
潜在的威胁: 最可怕的是,“弦音之种”如同一个信标,将谐光的状态和位置,持续不断地发送给宇宙纺锤的核心!它成了一个活着的“漏洞”,一个“原初代码”可以随时利用的跳板!
尘心摇篮内,谐光的光晕不再是纯净的变幻色彩,而是蒙上了一层灰暗的阴影,内部的光纹扭曲混乱,时而闪烁出冰冷的银白色几何线条(被污染弦音的特征)。它将自己蜷缩在摇篮的角落,拒绝与外界进行任何形式的谐波交流,对星尘休眠的意识发出的微弱呼唤也置若罔闻。
永续之城陷入了更深的绝望。唤醒晶歌余烬不仅失败,还制造了一个更大的隐患——一个被“原初代码”污染的谐光!
就在这至暗时刻,沉睡了许久的星尘意识,在尘心小树持续散发的活性光辉和永续之城翠金生命能量场不屈的脉动滋养下,终于苏醒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它的复苏,并非简单的复原。经历了濒死守护的创伤、承受了露娜虹彩之力的灌注、又在沉睡中被动感知着家园的恐慌与谐光的异变,星尘的意识发生了某种本质的蜕变。
感知的升华: 它不再仅仅感知物质的纹理和能量流动。它的意识触须通过尘心小树的根须网络,能清晰地“触摸”到永续之城每一寸土地下盘根错节的翠金根脉网络!这网络如同城市的神经与血管,承载着生命能量,也沉淀着无数生命的情感与记忆。它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城市中每一个个体意识散发出的精神波动——恐惧、绝望、坚韧、以及那微弱的、不肯熄灭的希望。
意志的具象: 星尘那守护家园的钢铁意志,不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力量。它发现自己能通过连接翠金根脉网络,将自身的意志部分具象化!当它集中意念,试图“安抚”摇篮附近一片因恐慌而能量紊乱的区域时,那片区域的翠金能量流真的变得平稳有序!当它尝试“强化”摇篮的防护屏障时,构成屏障的物质结构分子排列瞬间变得更加致密坚韧(虽然效果微弱且短暂)!
与谐光的羁绊: 星尘苏醒的第一时间,就感知到了谐光的痛苦与异变。那源自灵魂深处的羁绊让它心如刀绞。它尝试用自己的意识去包裹、安抚谐光,却如同触碰到了冰冷的尖刺和混乱的噪音。但它没有放弃。它将自己温暖、厚重、充满大地生机的意志波动,如同涓涓细流,持续不断地、轻柔地流淌向谐光蜷缩的角落。它无法驱散“弦音之种”,但它在用行动告诉谐光:“我在,家园在,别怕。”
星尘的复苏和展现出的新能力,如同黑暗中的一颗星辰,给绝望的永续之城带来了一丝光亮。评议会中支持生命与可能性的声音再次占据主导。一个围绕星尘的新计划开始酝酿:“生命穹顶计划”。
“生命穹顶计划”的核心思想简单而宏大:既然无法阻止宇宙纺锤的收束,也无法立刻清除谐光体内的“弦音之种”,那么就在纺锤彻底闭合前,在永续之城所在的星系范围内,利用星尘的能力,构筑一个以生命意志和翠金根脉网络为核心的活性堡垒!目标不是对抗纺锤的规则(那无异于螳臂当车),而是在规则收束的夹缝中,争取一个相对独立、能最大限度保存生命火种与可能性的“小宇宙”!
计划分三步:
根脉统合: 集中所有根语者和大地亲和者的力量,协助星尘的意识更深、更广地连接并梳理整个永续之城星系范围内的翠金根脉网络,将其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活性化的能量-信息循环系统。尘心小树作为核心节点。
意志共鸣: 发动整个根脉同盟所有幸存的生命星球,通过星穹网络(在摇篮残响陨落后,由尘心小树和星尘勉强维持着最低限度连接),引导所有生命意识进行同步冥想与意志共鸣!将守护家园、延续生命的集体意志,化作实质的精神力量,注入星尘引导的根脉网络。
穹顶构筑: 由星尘作为“意识中枢”,调动统合的根脉网络能量与汇聚的集体意志,尝试在星系外围,沿着宇宙纺锤收束的“经纬线”,构筑一道非物质、非能量,而是由纯粹“活性意志”与“生命信息”构成的屏障——生命穹顶(Bio-Dome of Will)!这道屏障的目的,是向宇宙纺锤的规则宣告:此区域内蕴含着高浓度的、不可抹杀的“活性变量”,强行抹平将导致规则层面的冲突与消耗!以此争取“被忽略”或“被单独标记为需后续处理”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