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完毕,宋观被太后召见。太后问他昨日里蒲小公子找他可是说了什么,宋观胡编了一些日常谈话,太后听了之后笑了笑,说道:“他父亲这一段时间一直都想叫他去军中历练,偏他一直不肯,说要入朝为官,谁劝都不肯听,如此任性,实在是让家里人有些头疼,不想昨日与你一番谈话之后,倒是豁然开窍了,说是自愿去边疆从军你先别急着否认,哀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谢你一下罢了。”
那平日里看着的温润笑意,无端里凭生出一股邪气来,宋观一眨眼,发现太后还是那般温润的模样,仿佛先前只是他看错了,宋观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看错了,半晌,说道:“臣惶恐。”
从太后那里用过午膳出来,宋观离开之际竟又遇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还是那副不论炎夏寒冬都握着把扇子的模样,一把拦住了他,一脸兴奋,只问宋观那山匪的事情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宋观不欲多理,太皇太后拉住他,眼神又是那种要长出舌头来的目光,最后宋观被太皇太后缠到实在是忍无可忍,蓦然抽回自己被太皇太后扯住的袖子,直接二话不说转头就跑,才不管那礼节问题,这才脱离了太皇太后的魔爪。
夜里准备入睡的时候,小饼同宋观说了一件事,是关于西北那群已经被围剿的山匪的事情,小饼说,那些山匪的头都被挂在当地城墙外头作为警视了,一串串跟灯笼似的,又是大冬天的,经了冰制的处理,冻在冰块里头面目还栩栩如生,到如今都还挂着,甚是吓人。宋观听完之后也不知作何感想,不过自山匪这事件之后,太后开始逐渐把一些比较大手笔的事情都交给他去做了,六月季夏,宋观走访江南为的是彻查私盐一案,当中又是牵连甚多,斩了两个大人物,待解决了此案,回了京城之后,已是十一月仲冬,宋观到了京中不过两日却又出了一件大事,是小皇帝不见了,这一回又是太皇太后捣乱。
本来么这事完全不归宋观管的,但是他当天晚上偷偷摸摸地去楚馆里踩了点回来的时候,就见着那少年天子立在拉面摊位跟前,正巧小皇帝抬了眼看过来,并且两人视线刚好撞了个对着。宋观披着斗篷,一张脸都隐在阴影里,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认出了自己,天上飘着小雪,街上喧闹杂糅着静谧,而这时有人骑马疾行,一阵“让开”的呵斥声里,偏偏小皇帝呆木木地来不及反应,眼看就要撞上了,那马蹄就要落在小皇帝身上,宋观叹了一口气,赶在惨剧发生之前,一把搂住了小皇帝腰,以一个相当矫健的身姿就地一个打滚就抱着小皇帝躲开了。
这混乱里斗篷的帽子落下露出宋观一张脸,一切发生不过在几个瞬息之间,小皇帝呆若木鸡地将宋观看着,张了张嘴,舌头都捋不直了:“宋……宋……”
大抵要说宋爱卿。
于是宋观截住了小皇帝接下来的话语,他起身将小皇帝放下,自己后退一步单膝跪下,细雪沾着了他的眉眼,宋观没太在意,但又一阵大风自背风方向吹起,将他头发吹起了便一直勾着了小皇帝的手背,宋观敛目单膝跪着说:“叫公子受惊了,属下有罪,来接公子归家。”
第129章 [正文 第九弹人人都爱宋丞相]
宋观找着了偷溜出来的小皇帝还将人从马蹄下救了一命之后,小皇帝便是一副要哭出来的样子,因宋观单膝跪着,所以已经长高了好些许的小皇帝想要跟宋观说悄悄话还得半弯下腰,小皇帝跟宋观说的是这么一句:“宋爱卿……我不想回宫。”他这句话说得极慢,眼睛里泪珠子滚了一圈,要落未落,黑眼珠子蒙上一层水汽,像城外东行三百里过后的桑山脚下湖水笼了晨雾,哀哀切切的,让人看不分明,又俨然是个弱者的姿态,这个模样往常时候便是太后见着了,也是要心软上一分道一句“小可怜”的。
可惜这模样宋观没有抬眼抬头看见,他也是完全无视了对面少年天子语音里的哭腔,这单膝的下跪他也是跪得不卑不亢,端肃得很。面对小皇帝此语,宋二公子连眼神都没晃动分毫,只是垂目,回答也是一板一眼:“皇上不回宫,可让底下的人要如何自处?”
小皇帝咬了咬唇,此刻天上飘雪,细雪簌簌,有些话原不该说,他唇动了动,轻声说道:“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若是能不当,我也就不当了。”
冬雪落得稀稀薄薄,宋观乍然听了这样的话,眼皮跳了一跳,倒是不记得是右眼跳财还是右眼跳灾。他原先一直是垂敛的眸子的,这会儿倒是抬起来了,抬眸里正对上少年的天子的一双眼,那里头蒙着一层泪,沉沉的黑,但不是死寂,是纸灰燃着星火点点的模样,仿佛一种依稀里期盼的眼神。自打前儿头被浦太后的侄子蒲东仪表白过了一次之后,宋观那原本粗到可以跳大绳的神经可算是被这于他来说是突如其来的展开给磨得纤细了些,再加上近来思虑比较多,他整个人都是有些微察敏感的,所以这一回宋观意外的竟是相当准确地捕捉到了小皇帝对自己的态度
小皇帝并不讨厌自己,甚至对自己可能有几分不知从何而来的依恋。
这种依恋不知从何而生,简直毫无道理到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两人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太大的交集,回忆一下仅有的几次稍微有点印象的相处,倒是刚开始的时候他自己对着小皇帝的确是态度太过随便平和了点,所以小皇帝大概觉得自己这个人还不错,可是后头他自己都是有注意了自己的言语的,是以自打他慎言之后,小皇帝便是和他有什么对话接语了,也总会显出几分尴尬无言的情况来。两个人之间关系本来就脆弱,由着他这么一弄,自然迅速冷化得厉害。他原本是这么想的,可偏偏这一回马下救人,倒是破了先前的僵局,表层的薄冰破开来,露出了底下的模样,宋观才发现,原来小皇帝对自己的印象,竟然似乎还是个好得不像话的。
这些念头骨碌碌地在宋观心里头一晃眼地便过了一遭,他看着跟前的小皇帝,因为两人站得这样近,所以局部的地方也就能看得格外清楚明晰。他看着小皇帝浓秀的睫羽,意外沾染了一点雪花,宋观心里模模糊糊地有了一个更不好的预感,这预感跟蒲东仪离京从军的那次有些像。不过这一类事情宋观向来是不大愿意深想的,往往蜻蜓点水地挨着了个边就马上避开了去,这种行为叫做不能正确地认知事态的真实发展,也可说他是个怂逼,至少目前情况看来是这样的。该怎么说呢,身在搅基故事里却依然抱有抵触心理,所以每每考虑搅基状况虽心有所感但总是不肯把自己安置到真实的搅基情景下,这种行为是很不理智的,可宋观偏偏是以期通过如此鸵鸟行为来把自己从搅基关系里摘除了个干干净净,但真实情况是万事从来都不是你装鸵鸟了就能改变的,它摆在那里,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如果不能直面,是会要栽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