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则被一家卖古玩字画的小店吸引,进去把玩起来。忽然,他看到一幅古画,画上山水朦胧似曾相识,心中一动,便想买下来。此时,史湘云已拉着黛玉买了不少零嘴儿,三人会合后,宝玉拿出古画给她们瞧。史湘云看不懂门道,黛玉却瞧出几分韵味,几人说说笑笑,满载而归,那一路洒下的尽是青春的欢畅与友情的温馨。
回府之后,三人迫不及待地奔向厨房,要亲自制作梅子酱。丫鬟们早已洗净了新鲜采摘的梅子,放在案板上。史湘云挽起袖子,就要动手,黛玉笑着拦住她,“云妹妹,这梅子还需去核才好。”宝玉听了,自告奋勇地操起小刀开始去核。黛玉则在一旁指挥着比例,放多少冰糖,加多少清水。史湘云在炉灶下添柴,火苗舔着锅底,映照着三人欢快的脸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熬制许久,那梅子酱渐渐变得浓稠,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宝玉忍不住用小勺舀了一点尝鲜,烫得直吸气,却还是不住称赞。待到冷却装罐后,三人便端着梅子酱和买来的零嘴去找贾母分享。贾母见他们如此欢乐和睦,笑得合不拢嘴,直说“你们几个小鬼头,总是能找到乐子。”众人陪着贾母欢笑聊天,品尝着美味。夕阳余晖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暖而美好的画面,那欢声笑语回荡在贾府之中,久久不散。
过了几日,宝黛二人又念起那梅子园中的景致。两人再次携手前往,园中依然梅子满枝。
黛玉望着梅子,轻声道:“那日与云妹妹同游,好不热闹。”宝玉应和:“是呢,如今只有你我,倒也清净。”
宝玉这次找来了长杆,顶端绑着小篓。他举着杆子对着枝头的梅子敲弄,梅子便纷纷落入篓中。黛玉在树下展开锦帕接着偶尔落下的梅子,偶有梅子滚落到脚边,她便轻移莲步去拾。
采得一些后,黛玉突发奇想,说:“宝哥哥,我们就在这梅林下设一小桌,品尝这梅子可好?”宝玉欣然答应。
很快小厮丫鬟们搬来桌椅摆好。黛玉从袖中取出之前做好的梅子酱,用小匙挖了些许抹在梅子上,递给宝玉。宝玉尝后赞不绝口:“妹妹这想法真是妙极,这梅子配上酱更觉美味。”
两人坐在梅林下,周围静谧美好。微风拂过,带来淡淡的梅香。他们静静享受这一刻的惬意,直到夕阳西下,才缓缓离去,那梅林下的身影成了园中最美的风景。
这天宝黛二人又摘了好些梅子,一边吃着梅子,一边沿着沁芳闸漫步。那水面波光粼粼,宛如无数细碎的银片在闪烁。花瓣随着微风飘落,宛如粉色的雪花,轻盈地洒在他们肩头。
黛玉看着水中飘落的花瓣,那花瓣在水中打着旋儿,如梦如幻。又瞧了瞧手中的梅子,心中情思涌动,朱唇轻启,吟道:“梅绽芳枝情韵长,花飘碧水梦悠扬。愿如梁燕常相伴,岁岁同观此景光。”
宝玉听了,眼中满是惊喜与感动,那眼神仿佛能溢出水来,忙道:“妹妹这诗,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往后岁岁年年,我定与妹妹一同赏这园中美景,永不相负。”黛玉听闻,面上泛起一抹红晕,似那盛开的桃花娇艳动人。
她垂首浅笑,轻声道:“宝哥哥,这话可是要记着的,莫要他日忘了,徒惹我伤心。”宝玉急得拉住黛玉的手,“妹妹放心,我若忘此诺,便叫我化为这池中的浮沫。”黛玉挣开他的手,嗔道:“不许说这些胡话。”
宝玉望着黛玉,目光炽热而深情,“妹妹,你便是我心中那最珍贵之人,比这满园秋色还要重几分。每一日不见你,心里就空落落的,好似丢了魂儿一般。”
黛玉双颊绯红,“宝哥哥,你这般甜言蜜语,也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宝玉嘻嘻一笑,“这哪是学来的,全是从我心里冒出来的,对着妹妹,自是情难自禁。”
黛玉轻移莲步,走到一棵树下,倚着树干,抬头看向宝玉,“宝哥哥,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宝玉快步走到黛玉身前,紧紧握住她的双肩,坚定道:“妹妹,此生此世,我的心唯系于你一人。”
正说着,远处传来王熙凤那爽朗的声音:“宝兄弟,林姑娘,你们倒是躲在这里逍遥,老太太正找你们呢!”两人忙整了衣衫,将剩下的梅子藏好,携手朝着贾母处走去。
一路上,宝玉还在低声安慰黛玉:“妹妹莫怕,老太太定是想念咱们了。”黛玉微微颔首,轻声应道:“嗯,但愿如此。”那声音如丝如缕,带着几分忐忑与期待。
两人匆匆赶到贾母房中,只见屋内欢声笑语不断。贾母正坐在那雕花的太师椅上,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见了宝玉和黛玉,笑骂道:“你们两个小淘气,又跑到哪里去玩了,让我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