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强打精神,回道:“林妹妹有心了,我这身子骨还算硬朗,就是这生产之苦,着实难熬。”宝玉在一旁附和道:“凤姐姐吉人自有天相,如今巧姐平安落地,也是大喜之事。”说着,目光转向襁褓中的巧姐,眼中满是好奇与喜爱,忍不住伸出手想去逗弄一下。
黛玉微微俯身,瞧了瞧巧姐,赞叹道:“这孩子生得着实可爱,眉眼间似有凤姐姐的伶俐模样。”王熙凤听了,脸上不禁露出骄傲之色,说道:“但愿这孩子往后能顺遂无忧。”
宝玉笑道:“那是自然,有凤姐姐这般厉害的母亲,巧姐定然错不了。”
几人又说了些贴心话,黛玉从袖中取出一方亲手绣制的帕子,递给王熙凤,说道:“这是我一点心意,望凤姐姐莫要嫌弃。”王熙凤接过帕子,眼中满是感动:“林妹妹的手艺,那自是极好的。”
随后,宝玉和黛玉又叮嘱了王熙凤一番好生调养的话语,这才离去。
夜幕降临,荣国府内依旧灯火通明。王熙凤在房中,看着熟睡的巧姐,心中满是温柔与期许,轻轻地抚摸着巧姐的小脸,喃喃自语道:“孩子啊,为娘只盼你一生平安顺遂。”她深知,这孩子的出生,不仅是她与贾琏的希望,更是荣国府的新盼头。
次日,荣国府大摆宴席,庆祝巧姐的诞生。阖府上下,无论主子还是奴仆,皆沉浸在这喜悦之中。在欢声笑语里,大家共同举杯,祝愿巧姐健康成长,也盼着荣国府在新的一年,能如这新生的婴儿一般,充满生机,万事顺遂。
自那宴后,贾琏对王熙凤更是疼惜有加。每日清晨,贾琏总是先于王熙凤醒来,他静静凝视着王熙凤的睡颜,轻轻拨开她额前的碎发,眼神中满是爱意。
待王熙凤睁眼,贾琏便送上温热的巾帕让她洁面。白天里,贾琏推去一切应酬,一心陪伴王熙凤。他坐在王熙凤身旁,时而讲些府外的趣闻轶事,引得王熙凤阵阵欢笑。
有时,贾琏亲自下厨,照着食谱精心为王熙凤烹制滋补的膳食。只见他系着围裙,在炉灶前认真翻炒着药材与食材,那模样甚是专注。
做好后,他盛出满满一碗送到王熙凤嘴边,还不忘吹凉,宠溺地说:“凤儿,快吃,这可是大补之物。”
夜晚来临,贾琏早早铺好床铺,扶着王熙凤躺下,自己侧卧在旁,手臂环着她,轻声诉说着未来的憧憬。王熙凤感受着贾琏的爱意,心中满是甜蜜,两人相拥而眠,房间里弥漫着无尽的温馨。
而刘姥姥家,虽没有荣国府这般的排场,却也是充满了温馨与喜悦,刘姥姥抱着板儿,心里也盼着这孩子能有个好前程,嘴里念叨着:“板儿啊,咱虽比不上人家大户人家,可也得争气啊。”
在贾府的荣禧堂内,红烛高照,华光满溢,璀璨的烛光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亮堂堂的。巧儿满百日这一天,贾府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热闹非凡。
戏班子在园子的戏台之上卖力表演,锣鼓喧天,丝竹悦耳。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那花旦轻移莲步,水袖轻扬,婉转的唱腔如黄鹂出谷;武生身姿矫健,动作利落,一招一式尽显英武之气。唱念做打间,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引得台下阵阵喝彩。观众们有的目不转睛,沉浸在剧情之中;有的则忍不住大声叫好,巴掌都拍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贾府交好的朝中大臣、各王公贵族、生意场上的朋友纷纷前来道贺。他们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停满了贾府门前的街巷。小厮们穿梭其中,忙得脚不沾地,有的忙着牵马,小心翼翼地将马匹引至马厩;有的搬运行李,累得气喘吁吁,额头布满汗珠。
忠顺王府的一位管家率先前来,他满脸堆笑,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条缝,双手捧着礼盒,对贾琏说道:“恭喜琏二爷,这是我们王爷特地为巧姐儿准备的贺礼,愿巧姐儿福泽深厚,一生顺遂。”贾琏连忙拱手还礼,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笑着回应:“有劳王爷挂怀,还烦请管家回去替我等多谢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