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见此情景,笑着打趣道:“瞧瞧这俩孩子,真是一对金童玉女啊。”王熙凤听了,捂着嘴笑起来:“老祖宗说得是,若是和刘姥姥家做了亲家,那也是极好的。”
刘姥姥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哎呦,那可是我们板儿高攀了。”一时间,众人又是一阵欢笑,厅内的氛围更加热闹温馨。
饭后,众人来到园子中游玩。刘姥姥看着满园的奇花异草,假山池沼,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她一会儿摸摸这娇艳欲滴的花朵,感受着花瓣的柔软与芬芳,嘴里喃喃自语:“这花儿咋就生得这般好看哟。”
一会儿看看那形态各异的假山,惊叹于其巧夺天工的造型,不住地摇头晃脑。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地方,真是开了眼了。”
李纨带着姑娘们在一旁说笑,见刘姥姥这般好奇,便拉着她一起逛园子。路过稻香村时,刘姥姥看着那几间茅屋,周围种着些庄稼,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说道:“这地方看着倒像俺们乡下,透着股子亲切劲儿。”
探春笑着解释道:“姥姥,这可不是真的乡下,不过是仿着建的罢了。”刘姥姥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惊叹,“啧啧”称奇。
行至藕香榭,贾母命人摆上茶点,众人坐下歇息。刘姥姥喝着香气扑鼻的茶,看着眼前的美景,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岸边的垂柳,微风拂过,波光粼粼,不禁感慨道:
“老太太,您真是好福气,住在这神仙般的地方,每日里有吃有喝,还有这么多孝顺的儿孙陪着,俺真是羡慕极了。”
贾母笑道:“刘姥姥,你也别羡慕,你那乡下日子,自由自在,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丝竹之声,悠扬婉转,原来是府里请的戏班子在唱戏。只见那戏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妆容精致,一颦一笑都充满了韵味。
生角唱腔高亢激昂,如同一股洪流奔腾而过;旦角婉转柔情,恰似潺潺溪流,沁人心脾;净角豪迈奔放,仿佛崇山峻岭,气势磅礴;丑角诙谐幽默,逗得众人捧腹大笑。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不时喝彩叫好,掌声雷动。
贾母兴致颇高,一边听戏,一边与众人谈笑风生,共享这美好的时光。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给整个园子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贾母的寿宴也接近尾声。
刘姥姥起身告辞,贾母命人给她准备了许多礼物,有衣物、绸缎、点心,还有些银子。刘姥姥千恩万谢,接过礼物,说道:“老太太,您对俺这么好,俺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了。”贾母笑道:“刘姥姥,你别这么说,以后有空就常来,就当是走亲戚。”
刘姥姥带着板儿,离开了荣国府。一路上,她看着手中沉甸甸的礼物,心中满是感激。她对板儿说:“板儿,你可记住了,今日贾府众人对咱们的恩情,咱可不能忘。
以后等咱们有了出息,也要好好报答人家。”板儿懂事地点点头,跟着姥姥踏上了回家的路。
而荣国府内,灯火依旧辉煌,欢声笑语仍在夜空中回荡 ,这场热闹非凡的寿宴,成为了众人心中一段难忘的美好记忆。
宴会后,林如海,贾敏,林承祖,林黛玉来到潇湘馆。室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面庞。林如海轻抚着林黛玉的秀发,柔声道:“黛儿,为父不久又要离京赴任,你在此定要好生照顾自己。”林黛玉眼眶泛红,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贾敏亦动容,取出一方手帕替黛玉擦拭泪水,“吾儿莫哭,虽分离但总有相见之日。”
此时邢岫烟前来拜见。她轻移莲步进入屋内,先是恭敬地朝林如海与贾敏行了大礼,“承蒙老爷夫人馈赠银两与衣服,解岫烟燃眉之急,此等恩情难以忘怀。”林如海摆摆手,“些许物件,不足挂齿,姑娘不必介怀。”贾敏拉起邢岫烟的手,端详着她,“岫烟这孩子愈发水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