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家中人口虽说不算众多,却充满了温馨与甜蜜,让人倍感幸福。父亲总会放下手中繁重的书卷,笑意盈盈地与她一同贴春联,那苍劲有力、雄浑大气的字体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深厚的期许;母亲则会在一旁温柔地微笑着,精心准备着一家人的年夜饭,那袅袅升起的炊烟中都弥漫着家的味道,那是独属于家的温暖与安心。
如今寄人篱下,虽说贾府待她不薄,可到底是有着诸多的不便与落寞之感。这份思乡之情,就像心底的一根尖锐无比的刺,时不时地刺痛着她那敏感而脆弱的心灵,让她在这热闹的节日里,更觉孤独与伤感。
这边,怡红院内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袭人正为主子贾宝玉忙活着,手中仔细整理他的衣物,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宝二爷,今儿可别再到处乱跑了,仔细误了祭祖的时辰。”
袭人说话时,眼神专注而认真,手中的动作一刻不停,将宝玉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每一个褶皱都被她细心地抚平,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对待一件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宝玉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应着,可他的眼睛却不时看向门外,心思早就如同一只关不住的小鸟,急切地向往着外面那热闹非凡、充满新奇的世界。
晴雯则在一旁整理着宝玉的书案,一边整理一边嘟囔着:“也不知二爷怎么想的,书扔得到处都是,这么喜庆的日子,还得我来收拾。”
晴雯性格直爽,说话时眉毛微微皱起,手中的书本被她摆放得规规矩矩,可嘴上却一直停不下来抱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贾宝玉嘻嘻笑着走向晴雯,从袖子里掏出一两银子,递到她面前,道:“晴雯姐姐了,呐,今天是除夕,我给你一两银子,算是红包了,辛苦了,好不好。”晴雯先是一愣,随即展颜笑道:“哟,二爷今日倒是大方。”接过银子,还调皮地朝宝玉眨眨眼。
宝玉又转身走到袭人跟前,照样拿出一两银子,“除夕啦,辛苦袭人姐姐了。”袭人抿嘴笑纳,嗔怪道:“二爷就会哄我们开心。”
宝玉挠挠头,左看看晴雯右看看袭人,忽然伸手捏了捏晴雯的脸,晴雯佯装恼怒要打他。袭人见状忙拉住晴雯,三人便打闹起来。
宝玉躲在袭人身后,探出脑袋朝着晴雯做鬼脸,晴雯气呼呼地绕过来抓他,一时间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那笑声混合着窗外传来的鞭炮声,显得格外欢快。
嬉闹过后,宝玉坐定,眼睛亮晶晶的,说道:“有两位姐姐陪着,这个除夕真是有趣极了。”晴雯哼了一声,“就知道二爷贪玩。”但脸上却是藏不住的喜悦。
此刻,王熙凤正风风火火地在府中各处指挥调度,尽显大管家的核心作用。她身着一袭华丽无比的锦缎衣裳,那衣裳上绣着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从衣裳上活灵活现地飞出来,跃入人们的眼帘。
头上珠翠环绕,光彩照人,每一颗珠子都散发着璀璨耀眼的光芒,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璀璨夺目。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顾盼之间,威严与精明尽显无遗。
她高声吆喝着,声音清脆而响亮,犹如黄莺出谷,悦耳动听:“都给我手脚麻利点!这可是过年,半点差错都不许有!”那些小厮丫鬟们听了,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动作愈发迅速,生怕稍有不慎便惹得这位管家奶奶动怒。
她这边查看年货的准备情况,那边叮嘱厨房年夜饭的细节,又忙着安排戏班子和杂耍艺人,忙得是脚不沾地,却依然井井有条,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待黛玉梳妆完毕,她款步走向正堂。一路上,小厮丫鬟们如穿梭的鱼儿般往来不停,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颜色,见到黛玉,皆恭敬地行礼。
黛玉微微点头示意,她的动作优雅如诗,却难以掩饰眼中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惆怅。心中不禁感慨这热闹背后的虚幻,这贾府的繁华于她而言,始终像是一场不属于自己的美丽梦境,美好却又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