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孙策心胸窄,致使仙翁性命休。
长叹英魂含恨去,青山绿水也添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宝玉听后,连连叹息,对黛玉的才情更是钦佩不已。
黛玉话锋一转:“东晋有个葛洪,他不仅是道教学者,还是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自幼好学,家境贫寒却勤奋刻苦,常常借书苦读,博览经史百家。他对炼丹术极为痴迷,相信通过炼制丹药可使人长生不老。
在长期炼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化学和医药知识。他所着的《抱朴子》,对后世道教理论发展影响深远。书中不仅阐述了炼丹方法,还包含诸多养生之道和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
而且葛洪还将炼丹过程中的一些发现应用到医药领域,尝试用不同矿物和草药配伍,治疗各种疾病。他曾用雄黄治疗疟疾,取得一定疗效,为中医药发展做出贡献。”众人听得专注,对葛洪事迹深感新奇。
宝玉好奇道:“林妹妹,这葛洪如此奇特,可有诗作赞他?”黛玉思索片刻,吟道:
“《颂葛洪》
好学葛洪志不凡,炼丹求道意如磐。
抱朴论道传千古,医药施仁解万难。
矿物研来寻妙法,丹砂炼就觅仙丹。
奇书一部留尘世,功绩昭昭青史刊。”
宝玉赞道:“林妹妹此诗,将葛洪的志趣与功绩尽显,真乃佳作。”
黛玉接着说:“到了唐朝,出了个玄奘法师。他为求佛法真谛,不顾艰难险阻,西行天竺取经。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穿越茫茫沙漠,翻越险峻高山,遭遇无数妖魔鬼怪和恶劣气候。但玄奘法师始终信念坚定,从未放弃。他在天竺潜心学习佛法多年,精通大小乘佛教经典,在当地佛教界声名远扬。
学成后,他带着大量佛经返回大唐,在长安专心译经讲学,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他所着的《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载了他西行途中的所见所闻,包括各国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宗教文化等,为后人了解古代中亚和南亚地区提供了珍贵资料。”众人皆感叹玄奘法师的坚韧与伟大。
宝玉迫不及待道:“林妹妹,如此传奇人物,必有好诗赞之。”黛玉微微一笑,吟道:
“《赞玄奘》
矢志西行求妙法,千山万水勇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