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新良缘 > 第六十三回 荣国府七夕佳宴情 栊翠庵妙玉良缘记(第5页)

第六十三回 荣国府七夕佳宴情 栊翠庵妙玉良缘记(第5页)

此后,妙玉还俗,与陈羽筹备婚事,终迎来了洞房花烛夜。

新房内,红烛高照,龙凤喜被铺于床榻,锦幔低垂,处处洋溢着喜庆。陈羽身着红袍,头戴乌纱,难掩激动,缓缓走到坐在床边的妙玉身前。他微微颤抖着双手,轻轻揭开妙玉的红盖头。刹那间,妙玉那张秀丽且带着娇羞与复杂情绪的面容映入眼帘。

四目相对,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两人不禁相拥而泣。妙玉泪水涟涟,抬起双拳,轻轻捶打着陈羽的胸口,声音带着哭腔与嗔怪:“你这冤家,怎么到今日才来。这么多年,我伴着青灯古佛,本以为余生便如此了。虽说佛门不强制修行,可这一心向佛的日子过久了,猛然要还俗与你成婚,总觉得像是背离了曾经的坚守。你呀,竟来断我的佛性慧命。”

陈羽紧紧握住妙玉的手,目光坚定且充满疼惜地看着她,轻声说道:“妙玉,我懂你的顾虑。佛门虽有修行之道,但也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无论出家在家,只要心中有佛,一样可以修行。你看那维摩诘居士,虽身处红尘,却精通佛法,辩才无碍,以在家之身度化众人;还有庞蕴居士一家,虽过着平常日子,却心向佛法,放下万贯家财,一心修行,成为千古佳话。我们婚后,也可秉持着佛家的教义,处处以人为善,处处以修行为念,在这尘世中,一样能领悟佛法的真谛。”

妙玉微微颔首,心中五味杂陈。她思索片刻,缓缓说道:“你说的,我也并非不懂。只是多年的修行习惯,让我一时难以释怀。但既已决定与你携手,我也愿意放下执念,尝试在这烟火人间,寻得内心的安宁。”

陈羽将妙玉拥入怀中,坚定地说:“往后的日子,我会一直陪着你,无论遇到什么,我们都一起面对。”妙玉靠在陈羽肩头,感受着他的温暖与力量,心中的担忧与纠结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此后,妙玉与陈羽结为连理,过上了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他们在城外购置了一处小宅院,院内种满了梅花。冬日里,梅花盛开,香气四溢。

妙玉与陈羽携手漫步在梅花丛中,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平日里,他们以佛家的慈悲为怀,热心帮助邻里。遇到灾荒之年,他们施粥救济难民;见有孩童失学,便出资相助。

闲暇之时,二人一同研读佛经,互相分享心得感悟,在生活的点滴中践行着佛法的教诲,以一颗向佛之心,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美好人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每一个清晨,阳光洒在他们的院子里,他们会一起在梅花树下品茶读书;每一个夜晚,月光如水,他们会携手漫步在庭院中,诉说着彼此的心事。日子就这样缓缓流淌,充满了宁静与幸福。

自妙玉与陈羽成婚之后,日子过得宁静而幸福。他们并未忘却与贾府众人的情谊,时常会回贾府探望。

这日,阳光明媚,妙玉与陈羽又一次踏入了贾府。众人得知他们前来,纷纷齐聚一堂。贾母坐在厅中的主位,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邢夫人、王夫人分坐两旁,贾宝玉、林黛玉等一众姐妹也都围坐四周。

一番寒暄过后,话题不知怎的就转到了佛学之上。贾宝玉率先开口,眼中满是好奇:“妙师父,哦不,如今该称嫂子了。我一直好奇,您如今不在庵中清修,这心中的佛法可有变化?”

妙玉微微一笑,眼神平和而宁静:“宝玉,佛法并非拘泥于形式。即便不在庵中,只要心存善念,以慈悲为怀,处处皆是修行。就如《金刚经》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重要的是内心的领悟。”

陈羽在一旁点头附和:“正是如此。在家修行,更能于尘世的点滴中体悟佛法的智慧。比如平日里待人接物,以善念行事,便是践行佛道。”

林黛玉轻抿了口茶,目光流转,若有所思地说道:“话虽如此,可这尘世繁杂,诸多诱惑,又怎能做到一心向佛呢?”她微微蹙起眉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困惑与迷茫,手中下意识地摩挲着茶杯,仿佛想从那温热的触感中寻得一丝启示。

妙玉看向林黛玉,目光中带着理解与鼓励:“林姑娘,这便是修行的意义所在。佛法并非让我们逃离尘世,而是在尘世的磨砺中保持本心。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面对诱惑,只需时刻警醒自己,坚守内心的纯净。”妙玉缓缓说道,声音平和却又充满力量,她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历经思索后的笃定,似乎想用这目光驱散黛玉心中的疑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