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新良缘 > 第六十五回 荣国府妙语论疆土 潇湘馆慧心寄情思(第4页)

第六十五回 荣国府妙语论疆土 潇湘馆慧心寄情思(第4页)

长江的上游,水流湍急,峡谷幽深,三峡的壮丽景色让人叹为观止。那高耸的山峰,夹峙着江水,形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而到了中下游,江面开阔,水流平缓,江南水乡的美景展现在眼前。

白墙黑瓦的村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江边,小船在河中摇曳,渔夫在船头垂钓,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江南的文化,在长江的滋养下,充满了诗意与浪漫。这里诞生了无数的文人雅士,他们以长江为灵感,创作了无数优美的诗词歌赋,描绘着江南的美景与风情。

言罢,黛玉略作思索,轻吟一首描绘中国地理的诗词:

华夏舆图赋

莽莽神州浩渺疆,山川形胜韵悠长。

东临沧海吞红日,西耸高原卧雪梁。

南岭葱茏藏异兽,北原莽荡牧牛羊。

大河奔涌千秋史,九域风光入锦章。

此诗描绘出我中华大地的壮丽景观。首联总述中国疆域广阔,山川独具韵味。颔联中,‘东临沧海’描绘东部靠海,能目睹太阳从海中升起的壮美场景;‘西耸高原’则指西部高耸的青藏高原等,雪山连绵。颈联里,‘南岭葱茏’体现南方山岭植被繁茂,是众多异兽的栖息地;‘北原莽荡’描绘北方草原的辽阔,适宜放牧牛羊。尾联‘大河奔涌’寓意着黄河、长江等大河,它们流淌千年,见证历史变迁,而整个中华大地的风光都如锦绣篇章般美丽。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更当珍惜这大好河山。”众人听了,皆感慨万千,心中对中华故土又多了几分敬重与热爱。

(黛玉说着,神色渐渐凝重,目光透过园子的围墙,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另一个时代 )只是,不知怎的,我的思绪竟飘到了后世。

听闻后世,我中华大地竟遭受了百年屈辱,诸多土地被列强割让。(微微皱眉,眼中满是痛惜 )那香港岛,本是珠江口外的一颗明珠,1842 年,因清政府在鸦片战争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这香港岛便被割让予英国。

从此,这片土地远离祖国怀抱,在异国统治下度过了漫长岁月。香港岛上,那繁华的港口,本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却被他人掌控,岛上的百姓,从此承受着背井离乡般的痛苦,不能再以祖国为依靠,在殖民统治下艰难求生。

还有那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1860 年,英法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九龙司地方一区就此被割让。九龙半岛地势险要,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它的失去,让祖国的南大门仿若被撕开一道口子。原本安居乐业的百姓,被迫面对侵略者的欺压,家园不再安宁,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更有那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1895 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些地方皆被割让给日本。辽东半岛,乃东北的重要门户,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关键。

台湾岛,更是宝岛,物产丰饶,风景秀丽,岛上的高山族、汉族等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而灿烂的文化。澎湖列岛扼守台湾海峡,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屏障。这些土地的失去,让祖国的版图变得残缺不全,如同母亲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令人痛心疾首。

(黛玉秀眉紧蹙,眼中燃起愤慨之火 )列强行径,实乃天理难容!吾今做诗,以谴其恶。 言罢,黛玉稍作沉思,朱唇轻启,吟道:

《谴列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