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笑道:“紫鹃,你虽是个丫鬟,却也有这等见识。可见这世间,心存善念者,不在身份高低。”宝玉真心地夸赞紫鹃,他觉得无论身份贵贱,只要心怀善念,都是值得尊敬的。
紫鹃红了脸,笑道:“宝二爷谬赞了,我不过是听姑娘和二爷说得在理,忍不住插句话。”紫鹃心中欢喜,平日里她在黛玉身边,受黛玉影响颇深,此刻能得到宝玉的夸赞,自是高兴。
三人正说着,窗外传来一阵嬉笑声,原来是探春、惜春等姐妹路过。探春隔着窗户说道:“宝哥哥,林姐姐,你们在此说什么趣事,也不叫上我们。”探春本就性格爽朗,好奇心强,听到屋内谈论热烈,便忍不住要参与进来。
宝玉忙起身,将方才与黛玉所谈之事说了一遍。探春听了,柳眉一挑,说道:“这等事确实可气。我看呐,往后遇见这等事,在扶之前,先找旁人做个见证,也好避免被讹诈。”探春心中想着,遇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个办法既能帮助他人,又能保护自己,可谓两全其美。
惜春也在一旁点头道:“三姐姐说得有理,这样既能帮到老人,又能保护自己。”惜春生性单纯,觉得探春的办法切实可行,心中也希望世间能多些善举,少些纷争。
宝玉听了,笑道:“三妹妹的法子也甚好。可见人多智慧广,若人人都能如此思索应对,这世间的善举,也能少些阻碍。”宝玉心中欣慰,看到姐妹们都能积极思考解决办法,觉得这世间的善良还是有希望得以延续。
众人正说得热闹,李纨也寻了过来,听闻此事,说道:“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只是这世情复杂,非一朝一夕能改。咱们在这贾府之中,虽不能改变天下,却可从自身做起,教导府中的下人,秉持善念,遇力所能及之事,切莫袖手旁观。”李纨心中明白,改变整个社会风气难度太大,但在贾府内部,还是可以营造一个善良互助的小环境,这也是她作为贾府少奶奶的一份责任。
众人皆称是。一时间,潇湘馆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围绕这扶与不扶之事,各抒己见,虽未能得出万全之策,却也让众人对这世情冷暖,有了更深的思索。
此时,贾母在房内,听鸳鸯说起宝玉与众人谈论之事,微微点头,说道:“这些孩子们,倒是有自己的见解。这世情虽复杂,可咱贾府向来秉持善良宽厚之风,切不可因些许小人行径,便丢了这好传统。”贾母年事已高,经历过无数风雨,深知善良的重要性,她希望贾府的子孙后代都能坚守这份美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鸳鸯在一旁笑着应道:“老祖宗说得是,府里的少爷小姐们都善良着呢,定不会让老祖宗失望。”鸳鸯心思细腻,一直尽心尽力地伺候贾母,对贾府众人的品行也看在眼里,心中认同贾母的话。
王熙凤听闻此事,对平儿说道:“哼,这事儿虽小,却也能看出人心。依我看呐,行善是好事,但也得多个心眼儿。这世道,精明些总没错。”王熙凤向来精明能干,在贾府掌管大小事务,深知世间人心险恶,做事总会留几分心眼。
平儿笑着附和道:“奶奶说得对,只是行善若都要思前想后,倒也有些可惜。”平儿心地善良,虽明白王熙凤的顾虑,但还是希望善良能少些阻碍。
而袭人听闻此事,对晴雯说道:“宝二爷和姑娘们讨论的这事,还真是个难题。依我看,还是得看情况,若是真有难处,伸手帮一把也是应该的。”袭人性格温柔和顺,心地善良,总是以善念待人。
晴雯却撇撇嘴,说道:“哼,要我说,那些讹诈之人就该严惩,不然好人都被欺负了。”晴雯性格直爽,嫉恶如仇,对这种讹诈行为十分愤慨。
喜儿在一旁默默听着,心中也在思索着众人的话。她虽只是个小丫鬟,但也明白这世间的复杂,希望能有个好的解决办法,让善良得以彰显。
而宝玉与黛玉,经此一事,彼此心意相通,感情在这讨论世情的过程中,愈发稳固深厚,恰似那历经风雨洗礼的松柏,愈发坚韧挺拔。
且说自此次谈论之后,宝玉心中常念着黛玉的聪慧与善良,对她更是关怀备至。每日清晨,他必先至潇湘馆,问候黛玉安好,若见黛玉神色稍有倦怠,便关切询问,亲自嘱咐紫鹃悉心照料。而黛玉,亦对宝玉的这份深情暗自欢喜,面上虽仍常作嗔怪之态,心中却满是甜蜜。
翌日,正值暮春时节,落花缤纷,如雪花般飘洒。宝玉晨起,见园中落花满地,心中忽生怜惜之意,便想将这些落花收集起来,埋于花冢之中,以免被人践踏。他手持花锄,肩扛花囊,正欲出门,却又想起黛玉素日对花的喜爱,想必她见此情景,亦会心生感慨。于是,他忙差小厮去请黛玉同往。
不多时,黛玉款步而来,身着淡紫色的罗裙,外罩白色薄纱,身姿婀娜,仿若仙子下凡。她手中轻执花帚,眉眼含愁,看着满地落花,幽幽叹道:“花开花落,本是自然之理,只是这落花飘零,无人怜惜,终是让人伤感。”宝玉笑道:“妹妹所言极是,我正想将这些落花掩埋,也算让它们有个洁净的归宿。”二人相视一笑,便一同在园中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