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新良缘 > 第七十七回 荣国府义举援江浙 众将才谋定破叛军(第2页)

第七十七回 荣国府义举援江浙 众将才谋定破叛军(第2页)

侍卫怒目而视,大声喝道:“我乃江浙总督府信使,身负紧急军情上奏朝廷,尔等鼠辈,敢阻拦我,便是与朝廷作对,不怕诛灭九族吗?”山贼们听闻,先是一愣,随即哄笑起来。“什么总督府信使,老子可不管,识相的就把身上钱财交出来,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侍卫深知多说无益,当下将缰绳一勒,双腿夹紧马腹,策马向山贼冲去。他手中长剑寒光一闪,如蛟龙出海,直逼山贼首领。山贼们一拥而上,双方瞬间混战在一起。侍卫武艺高强,又抱着必死的决心,一时间,竟与山贼们杀得难解难分。但山贼人数众多,渐渐的,侍卫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

就在侍卫体力不支,陷入绝境之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一队巡逻的官兵经过。山贼们见势不妙,不敢恋战,四散而逃。侍卫望着远去的山贼,长舒一口气,顾不上身上的伤痛,对官兵们匆匆道谢后,又催马前行。

终于,在历经千难万险后,侍卫抵达了京城。他一路直奔皇宫,在宫门外,他累得几乎从马上跌落。守卫宫门的禁军见他满身血污,狼狈不堪,正要阻拦,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喊道:“我有江浙紧急军情,要面呈陛下!”禁军见他神色急切,又看了看他身上总督府的令牌,不敢耽搁,急忙通传。

不多时,侍卫被带入宫中。当他将奏折呈到皇帝面前时,终于支撑不住,眼前一黑,昏倒在地……

侍卫昏倒在地,周围的宫人一阵惊呼。皇帝赶忙命太医前来施救,同时,迫不及待地展开林如海的奏折。随着目光在奏折上移动,皇帝的神色愈发凝重,江浙之地关乎国家赋税命脉,叛军危及此处,实乃心腹大患。

太医们迅速围在侍卫身旁,一番紧张的诊治后,一位年长的太医上前禀报道:“陛下,这位壮士只是劳累过度且身负多处外伤,并无性命之忧,只需悉心调养便可恢复。”皇帝微微点头,示意将侍卫抬去妥善照料。

此刻,皇帝深知事态紧急,立即召集朝中重臣于养心殿商议对策。不多时,大臣们鱼贯而入,殿内气氛压抑而凝重。皇帝将林如海的奏折递给首辅大臣,待众人传阅完毕,率先开口道:“江浙乃我朝富庶之地,如今叛军犯境,诸位爱卿有何良策可解此危?”

兵部尚书率先出列,拱手奏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即刻调遣离江浙最近的两镇精兵,日夜兼程前往支援。同时,可命附近各州府出兵协助,截断叛军后路,使其陷入包围。”

户部尚书面露难色,接话道:“陛下,调兵遣将虽能解燃眉之急,但军需粮草耗费巨大,如今国库虽有储备,然后续战事若久拖不决,恐财政吃紧。”

吏部尚书沉思片刻,说道:“陛下,除军事行动外,亦需稳定江浙民心。可派遣朝中能吏前往安抚,协同地方官员组织百姓,配合军队作战,如此内外兼顾,方为上策。”

众大臣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权衡着各方利弊。良久,皇帝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神色威严地说道:“朕意已决,准兵部尚书所奏,即刻调两镇精兵及附近州府之兵驰援江浙。着户部尽快筹备充足的军需粮草,确保前线无后顾之忧。另派吏部挑选两名干练之臣,随大军一同前往江浙,协助林如海稳定地方,安抚百姓。”众大臣齐声领命。

在京城紧锣密鼓筹备救援之时,江浙战场上的局势愈发紧张。镇海城头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叛军如潮水般一次次冲击着城门,城墙上的守军虽拼死抵抗,但伤亡惨重。苏州水师已赶到战场,与叛军在海上展开激战,海面上战船交错,炮火轰鸣,海水被鲜血染得通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如海身披战甲,屹立在镇海城头,望着城下疯狂进攻的叛军和奋勇作战的将士们,眼神坚定。他深知,每一刻的坚守,都是在为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他不断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兄弟们,朝廷援军即刻就到,我们一定要守住镇海,保我江浙百姓!”将士们听闻,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化作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在这残酷的战场上继续战斗,等待着转机的到来。

且说荣国府中,一日下人匆匆来报,言说江浙之地叛军压境,局势危急,林如海正于当地奋力抵抗。贾政听闻此消息,心中一凛,深知江浙乃朝廷重地,林如海又与贾家亲厚,此等危难之际,贾家理当有所作为。

贾政当机立断,即刻差人传唤贾宝玉、贾琏、贾琮、贾瑞前来。不多时,四人匆匆赶到,见贾政面色凝重,皆不敢出声。贾政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如今江浙有难,叛军肆虐,林姑父正率军抵御。我贾家蒙圣上隆恩,于此时理应为国效力。现命你们四人,即刻与府兵整军备战,不得有误!”

贾琏率先应道:“叔父放心,侄儿定当尽心尽力,整肃府兵,随时听候调遣。”言罢,神色坚毅,已然做好奔赴前线的准备。

贾琮虽年纪尚轻,但也挺胸抬头,大声说道:“侄儿愿效犬马之劳,绝不退缩。”

贾瑞眼中闪过一丝紧张,但在贾政威严的目光下,也赶忙应承:“是,侄儿遵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