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新良缘 > 第七十九回 遭蜚语宝玉蒙屈受笞 忧情郎黛玉疾奔求援(第2页)

第七十九回 遭蜚语宝玉蒙屈受笞 忧情郎黛玉疾奔求援(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忙上前轻轻抱住宝玉,仿佛生怕弄疼了他,用手中的帕子轻轻擦拭他脸上的汗水与泪水,声音颤抖得厉害,几近哀求,哽咽着劝贾政道:“舅舅,您且息怒,此事或许另有隐情,万莫要错怪了宝玉呀!” 贾政正在盛怒头上,哪里听得进去半分,不耐烦地瞪了林黛玉一眼,喝道:“玉儿,你莫要在此多言!这逆子做出这等丑事,我今日定要好好教训他,方能正我贾府家风!”

林黛玉见贾政如此决绝,犹如一堵冰冷的高墙,丝毫没有通融的余地。万般无奈之下,她心内寻思:“这府中能降得住舅舅的,唯有老祖宗了。” 当下便与晴雯、袭人一道,心急如焚地往贾母处赶去。

一路上,袭人面色凝重得仿佛乌云压顶,脚步急促而慌乱,心中满是自责与担忧。她暗自思忖,平日里自己竟如此疏忽,丝毫未察觉到这流言的滋生,也未能护得宝玉周全,实在是失职之极。

晴雯更是自责得捶胸顿足,哭得愈发伤心,口中不停念叨着:“都是我害了宝玉,都是我……” 三人神色惶然,脚步匆匆,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追赶一般,片刻都不敢耽搁。

待至贾母处,未及进门,林黛玉已泣不成声,抽抽搭搭地将宝玉遭打的缘由哭诉一番。贾母听闻,顿时气得浑身发抖,好似秋风中的落叶,手中的拐杖在地上用力一顿,颤巍巍地站起身来,怒喝道:“这政儿,竟如此糊涂!宝玉素日里虽顽皮些,却也是个心地纯善的孩子,断不会做出这等事来。定是有人蓄意编排,他竟连个由头都不问,就下此狠手,实在是昏了头!” 说罢,便在众人搀扶下,火急火燎地往贾政书房赶去。

这边贾政正打得兴起,心中只道要将这逆子的 “歪风邪气” 一并打煞,方能消心头之恨。忽闻下人来报,说老太太来了。贾政心中一凛,犹如被冷水浇头,可那怒火仍在心中熊熊燃烧,手中的棍棒并未停下,只是嘴上强硬道:“今日若不教训这孽障,如何对得住祖宗的教诲,如何维系我贾府的纲常!” 然而,话虽如此,手中的力道却不自觉地弱了几分,毕竟对母亲的敬畏还是在心底占了上风。

贾母一进书房,见宝玉被打得血肉模糊,那惨状犹如一把利刃,直直地刺进她的心窝。心疼得老泪纵横,泪水顺着那布满皱纹的脸颊滚滚而下。

她颤巍巍地抬起手,指着贾政,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你这狠心的孽障!宝玉自幼便是我的心头肉,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你怎下得这般狠手?你说他做出丑事,可有真凭实据?不过是听了些没影的流言,便如此莽撞行事,难道我贾府的规矩,是容你这般不问青红皂白,随意动用家法的吗?”

贾政见母亲动怒,心中虽有委屈,觉得自己也是为了贾府名声,但在母亲的威严之下,却也不敢再辩,只得垂手侍立,喏喏称是,头也不敢抬。

贾母又命人将宝玉小心扶起,看着他那奄奄一息的惨状,忍不住又是一阵落泪。黛玉在旁,亦是哭得肝肠寸断,心中对宝玉的疼惜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而对贾政的怨愤也如同一团火,在心中燃烧。众人忙将宝玉抬回怡红院,延医诊治不提。

待宝玉安置妥当,贾母又命王熙凤细细查访那流言的源头,定要揪出那搬弄是非之人,严惩不贷。王熙凤领命,心中暗自思量,此事关乎贾府颜面与宝玉安危,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当下回到自己房中,即刻唤来心腹小厮,如此这般仔细吩咐一番。小厮深知此事重大,领命而去,如一阵风般在贾府内外四处打探消息,凭借着平日里在贾府积攒的人脉与机灵劲儿,东奔西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枝末节。

这边林黛玉守在宝玉床前,眼睛哭得红肿如桃。宝玉见她这般,心中又是感动又是心疼,强忍着痛说道:“妹妹,我真的不疼,你莫要哭坏了身子。”林黛玉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嗔怪道:“你都这样了,还哄我。都是你平日里不谨慎,才招来这无妄之灾,今后可要学点乖些了。”说着,又拿起帕子轻轻为他擦拭额头上的汗珠。

林黛玉自此便守在贾宝玉的床前,片刻不肯离去,仿佛宝玉便是她此刻世界的中心。每日清晨,天色尚熹微,晨曦透过窗棂,洒下淡淡的光晕。她便轻手轻脚地起身,动作极缓,生怕发出一丝声响惊扰了仍在昏睡的宝玉。

待晴雯端来温水,她亲自接过,将帕子浸入水中,轻轻拧干,而后小心翼翼地为宝玉擦拭面庞。那动作轻柔得仿佛对待稀世珍宝,每一下擦拭都饱含着无尽的关切,边擦边轻声说道:“宝玉,你且安心养着,莫要着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那声音温柔婉转,恰似一缕春风,轻轻拂过宝玉心间,带着丝丝缕缕的温暖与安慰。

白日里,她或是坐在榻旁,手持书卷,轻声为宝玉诵读诗词。那声音如黄莺出谷,清脆悦耳,一字一句,仿佛带着神奇的魔力,盼能稍减他的痛楚。或是静静地看着他,目光中满是疼惜与关切,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情感都通过这目光传递给宝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