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听得顾茵又无奈又好笑,开口道:“我这‘老人家’可不就在这里?”
徐厨子和两个小徒弟连忙循声转头,惊喜地一起喊“师父”和“师祖”。
徐厨子比两个小的更激动,那眼泪说来就来,刚喊完了人就开始擦眼睛了,又说道:“师父好狠的心,当时说先来探探情况,安顿下来后就让人来接我的班,这一分别就是大半年……”
顾茵忙歉然道:“实在对不住,这边的生意没我想的简单,也是到了今年,咱家的生意才算是安顿好了。我也才有工夫抽掉人手去接你的班。”
徐厨子理解地点点头,又接着道:“可怜我这段时间,想您想的,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味……往后您可别再丢下我们了。”
话是感动人的话,顾茵也确实因为师徒相聚而心绪激动,只是听着这话,再看徐厨子比之前分别时还白胖红润了三分的大脸盘子,总觉得哪里哪里怪怪的。
第123章
顾茵带着徒子徒孙去往马车边上, 徐厨子和俩小徒弟看啥都新鲜,一个劲儿地夸京城是好地方,连脚下青石板路都夸了又夸, 毕竟在寒山镇, 这种平整的道路也只有主城区有,犄角旮旯的地方可都还是泥土地。
京城就不一样了, 这且还是城外呢,路就已经修得这般好了。
边走边聊, 顾茵顺带询问他怎么带了这么些东西。
之前徐厨子从文家到食为天的时候, 所带的行礼连眼前的一半都不到。
他也不像是会攒家底的人, 总不能是这大半年攒下了这么些东西。
徐厨子就解释道:“我们仨就一人一个包袱, 只带了一点必需品和换洗衣物。其余的都是葛家二老的。他们当时家当多,扔了又可惜, 请镖局托运又不值当。那会儿我帮着他们处理事务,就说反正后头我们也要上京,帮他们带过来也是一样。”
葛家二老比他们早了一个多月上京和葛珠儿团聚, 在京城定了居。
顾茵也把他们安排在食为天做工,既方便他们和葛珠儿互相照应, 也能三不五时和陪着顾野一道过来的外孙冯钰见面。
不过二老年纪大了, 又都有些小病小痛, 所以顾茵只给他们排了白班。
葛珠儿作为雅舍的掌柜, 应酬一众女客, 经常要到宵禁前才能下工。
后院还有一些空房, 顾茵本来是给葛珠儿安排了员工宿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