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甚至比孙山还优秀,留在京城做京官。
他,王嘉行,没错,就是如此自信!
过了几天,孙山正在办公室看文件,邓教谕找上来。
邓教谕拱了拱手,笑着说:“大人,恭喜贺喜,这次学子考得那么好,都是你的功劳。”
孙山哪里敢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搬,连忙摇头说:“教谕,客气了。这得多亏你的教导,学子才考得那么好。”
这次院试高中,大多考生来自县学,少部分考生来自私塾。
甭管在哪里读书,都算得上是邓教谕和孙山的学生。
呵呵,做大佬就是这样,管着所有人。
邓教谕摸了摸胡子,笑容满面地说:“大人,莫要谦虚。学子多亏有你扑心扑肺地为他们着想,才取得那么好的成绩。特别是王嘉行王秀才,名次冲到那么前,得要好好感谢大人才是。”
一开始王嘉行到衙门教孙山学本地话,也不知道怎么的,一待就待到院试,一出来整个人脱胎换骨。
简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次院试更离谱,邓教谕看好的学生勉强上榜,而王嘉行这个不上不下的竟然一飞冲天,实在让人瞠目咋舌。
这些天邓教谕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孙山用毕生所学托举王嘉行。
一个两榜进士教出来的学生,名次排那么前很合理。
如果孙山教导的时间长,说不定王嘉行考个院案首。
邓教谕不得不感叹王嘉行运气好,刚巧就遇到新来的知县。
要是上任知县还在,王嘉哪里会考得那么好。
“孙山教导王嘉行,使得他一飞冲天”这件事不仅邓教谕知道,稍微用心的人也能打听得到。
外面不少落榜考生家长想方设法地希望孙山能亲自教导自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