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拂过王轱辘的脸庞,夕阳将他的白发染成了金色。沈雅琴靠在他肩头,两人静静地看着海浪拍打沙滩。小麦穗已经在梨叶怀里睡着了,小脸红扑扑的,像颗熟透的苹果。
"爸,姥姥,该回去了。"梨生走过来轻声说,"晚上艾米丽准备了中国菜,约翰和玛丽特意学了包饺子。"
王轱辘点点头,摇着轮椅往停车场方向去。沙滩上的细沙让轮椅行进有些困难,梨生正要上前帮忙,却见王青山和王思远已经一左一右推起了轮椅。
"爷爷,我们推你!"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
回到家中,厨房里飘出阵阵香气。玛丽系着围裙正在擀饺子皮,动作虽然生疏但很认真。艾米丽见公公和姥姥回来,连忙端出热茶。
"爸,姥姥,先喝点茶休息一下。"艾米丽的中文已经相当流利,"梨生带你们参观过家里了吗?"
沈雅琴接过茶杯:"还没呢,这房子真漂亮。"
艾米丽热情地领着二老参观。一楼是客厅、厨房和一间卧室,二楼有三间卧室和一个小书房。梨生特意把一楼的主卧收拾出来给他们住,免得他们上下楼不方便。
"这床垫是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艾米丽拍着床铺说,"对腰背好。"
王轱辘试坐了一下,确实比家里的炕软和多了。房间窗户正对后院,能看到约翰和王轱辘刚才摆弄的那片麦田。
晚餐时,玛丽端出一盘形状各异的饺子,有些甚至露馅了,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约翰开了一瓶澳洲红酒,给每人倒了一小杯。
"为了团聚!"梨生举起酒杯。
"为了团聚!"众人碰杯,连小麦穗也举着她的奶瓶凑热闹,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饭后,梨叶帮着艾米丽收拾碗筷,沈雅琴和玛丽坐在客厅沙发上聊天。王轱辘则被约翰拉到后院,两位老人借着手机翻译软件,讨论着农作物种植经验。
"王,你的麦种太神奇了。"约翰指着那片绿油油的麦苗,"比本地品种早熟两周,而且更耐旱。"
王轱辘蹲下身,轻轻抚摸着麦叶:"这是我们青山村几代人培育出来的。以前产量低,后来经过改良,现在一亩地能打上千斤。"
约翰眼睛发亮:"我在墨尔本有个农场,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大面积种植。澳洲市场对这种优质小麦需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