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木匣,该传给谁?”林婉清摩挲着匣上的铜锁,锁扣是按照流风回雪剑招的纹路打造的,繁复而精巧,“总不能让这些心血,随我们一起埋进黄土。”
慕容垂望着窗外的月光,月光如流水般漫进书房,洒在他银白的须发上,竟泛着一层柔和的光晕。“传给能让这天下长出新麦的人。”他缓缓道,声音里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将自己的木匣推到慕容轩面前,又把林婉清的木匣往她手边送了送,“轩儿的《经纬篇》合了天道人道,刚柔相济;婉清的《生民录》连着民心根本,最是鲜活;至于我的《霸王策》……”他忽然笑了,眼角的纹路里盛着月光,“或许该烧了,留着也是祸害——天下已经打了太久,该让刀剑生锈,让犁铧发亮了。”
“叔父不可。”慕容轩急忙按住木匣,指腹触到冰凉的铜锁,“这不是祸害,是警示。就像《道德经》说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若后人忘了战争的惨烈,忘了权谋的凶险,难保不会重蹈覆辙。”他将三个木匣并排锁好,钥匙分别系在三人的佩剑上,寒川剑的穗子缠上《经纬篇》的钥匙,碎影剑的银铃坠着《生民录》的锁扣,慕容垂的“破阵弓”弦上,则挂着《霸王策》的铜钥,“寒川剑护《经纬篇》,碎影剑护《生民录》,叔父的‘破阵弓’护《霸王策》——待将来天下真的太平了,便将它们埋在麦积山听涛洞,让洞中的风声,永远记着这些道理。”
林婉清点头,碎影剑的穗子与钥匙轻轻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那时,我们就在听涛洞前种满杜鹃和麦子,春天看花开得如火如荼,秋天看麦浪翻涌如金,让花香混着麦香,再也闻不到半分血腥味。”
窗外,月光如水,漫过中山城的城墙,漫过关中的麦田,漫过北方的草原。三个紫檀木匣在灯下静静躺着,铜锁在月光下泛着冷幽的光。里面的字里行间,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凝望——有苻坚在五将山被缢时的不甘,有王猛临终前“勿伐东晋”的叮嘱,有林浩在麦积山血书里的泣血,还有无数在乱世中化作枯骨的百姓,他们未说出口的愿望,都化作了书页间的墨香,在时光里静静流淌。
慕容垂忽然起身,走到墙边取下那柄“破阵弓”。弓身是用阴山古木制成的,缠满了防滑的鲛鱼皮,握在手中沉甸甸的,仿佛还带着枋头战场的血腥气。弓弦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那是用百炼精钢混合牦牛尾毛制成的,曾射穿无数铠甲与咽喉。他望着北方,雁门关的方向一片宁静,连斥候传回的消息都带着牧歌的悠闲——拓跋珪的草原上,各部首领正带着贡品前往盛乐城,和亲的队伍扬起的烟尘,比征战的狼烟更盛。
“向西望去,关中的麦田在月光下泛着银辉。”慕容垂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悠远,仿佛穿透了时空,“姚兴此刻或许正在灯下看《劝农令》,他案上的竹简,该也沾着新麦的清香。”他转向南方,长江的涛声似乎顺着风传来,东晋的内乱已平,谢安在会稽山的别墅里,或许正与王羲之的儿子们谈论书法,再无北伐的雄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看来,我们真的让这天下,喘了口气。”他将弓重新挂回墙上,转身时,眼角的纹路里盛着月光,像极了年轻时在枋头,看到百姓捧着新麦向他跪拜时的笑容——那时他还不懂,比胜仗更珍贵的,是田埂上的炊烟。
慕容轩与林婉清相视而笑,寒川剑与碎影剑的剑穗在灯下轻轻缠绕,如同他们手中的经书,如同这难得平静的天下。慕容轩忽然想起昨日练剑时,寒川剑与碎影剑相击,迸出的火星落在地上,竟烫出三个细小的坑,恰好排成“和”字的形状。他伸手握住林婉清的手,她掌心因常年握剑而生的薄茧,此刻竟比年少时更温润,像是被岁月磨平了棱角的玉石。
“等把这三部书的注解刻成石碑,立在中山城的太学里,让学子们抄录传阅。”林婉清轻声道,指尖划过木匣上的云纹,“再让百燕会的绣娘们,把《生民录》里的农桑图谱绣成锦缎,挂在各州的驿站里,让往来的商旅都能看见——天下不止有战争,还有种麦、织布、养蚕这些活计。”
慕容垂闻言大笑,笑声震得油灯里的火苗剧烈摇晃:“好!就这么办!”他走到案边,提起狼毫,在《霸王策》的最后一页空白处,写下“太平”二字,笔力遒劲,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柔和,“等到来年麦熟,让各州的刺史都带着新麦来中山城,我们就在太学门前,用新麦磨面做饼,就着这三部书的墨香,好好尝尝太平的味道。”
窗外的月光越来越亮,漫过书房的门槛,漫过青砖地上的光斑,漫过案上的三部典籍。远处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咚——咚——”,是三更天了。更声里,似乎还混着守城士兵换岗的脚步声,还有城西织坊里传来的纺车声——那是百燕会的老妈妈们,在为孤儿赶制春衣。
慕容垂吹熄了油灯,书房陷入一片温柔的黑暗。只有月光透过窗棂,在三部书的木匣上投下淡淡的影子,像三只守护着天下的眼睛。
“该歇息了。”慕容垂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带着疲惫,却更多的是安宁,“明日还要去城外的农庄,看看新播的粟种发了芽没有。”
慕容轩扶着慕容垂起身,林婉清提起铜炉,艾草的余烟在黑暗中画出淡淡的轨迹。三人的脚步声在长廊里回响,与更声、纺车声、守城士兵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织成一首乱世里的安眠曲。
而书房里的三个紫檀木匣,依旧在月光下静静躺着。里面的《太公秘书》《道德经》与《仁义经》,早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作了种子,埋进了这片刻的安宁里,等待着有一天,能长出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喜欢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请大家收藏:()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