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情形,也被躲在不远处山坡后面的杜玉霖、张作霖和冯德麟三人看在眼里。
他们几人昨晚火烧了奉天公所,自然不认为倭军方面会善罢甘休,在一番商议后,杜、张二人强硬态度战胜了冯德麟的妥协态度,于是一致做出决定,一旦倭军采取军事行动,就要给与迎头痛击。
因为杜玉霖让安庆余、徐子江去切断电话线和设埋伏抓舌头了,所以他让张作霖他们趁这个功夫回去准备,而他自己则去了一趟总督府面见锡良。
其实在他没来之前,锡良就已经得到奉天公所被巡防营放火烧了的消息了,那距离总督府又不远,那冲天的黑烟他站在办公室里都看得清清楚楚。
开始时锡良还有些气恼杜玉霖太冲动,觉得之前看着这人很稳重啊,怎么头脑一热就犯了这么鲁莽的错误。
可当听完了杜玉霖的亲口解释后,这才理解到了对方的真实用意并转变了看法。
利用满铁调查科刺杀司戴德不成的契机,把这件事搞大的,这样不但可以打击满铁嚣张的气焰,还能让阿梅利国等西方国家找到共同谴责倭国的借口,这样将来就算铁路动工了,小鼻子那边想过来阻拦恐怕也要面对多方面的压力的。
想明白的锡良暗叹这事办得妙,有效地将阿梅利国的简单投机行为转变成了政治事件,如果阿梅利人在这事上选择当乌龟,那这新兴的世界第一大国在其他西方列强面前可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而倭国这方面,在这件事上可操作的空间就更有限了。
首先,这事他们不占理,就算是要维护铁路利益,派出特务刺杀阿梅利国领事和巡防营的统领也实在太过分了,实在不理解满铁的人为何会做出这种愚蠢的决定。
其次,他们目前在奉天的军事力量也不允许其来硬的,只靠一个不足千人的守备大队就想在攻城战中击败陆军第一混成协,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最后,以倭国目前的综合国力,也无法承受住阿梅利国的滔天怒火,一旦对方彻底切断了两国贸易往来,将会严重影响到倭国在远东的长远战略。
基于上述这些原因,锡良认为这件事很可能以倭国的妥协结束,所以他才下令给刘富有,命他即刻前往外攘门驻防,而那句“对面开火便还击”的话,也是建立在倭军绝不敢真发起进攻的判断上的。
对于杜玉霖,锡良没夸奖也没怪罪,只是叫他回去先不要露面,后面的事就交给总督府和新军处理就可以了。
杜玉霖当然不会真听他的话,锡良在大战略上虽然理解的不错,但对倭军不会开火的估计可太过乐观了,他还是不了解倭国人的“蠢狗”性格。
这个国家大体属于高层缺乏战略眼光、下层有胆子没脑子的状态,因此做事就没有正常人那么多的“理所应当”,就想后来炸死张作霖是如此、九月事变是如此、偷袭“珍珠港”仍是如此。
所以杜玉霖在从总督府出来后,稍稍休整了一下后就带着李景林的队伍来到“外攘门”外埋伏,临近早上时张作霖和冯德麟也带人前来会合了,至于安庆余和徐子江的别动队,则藏在对面的山后。
万事俱备,可就等鬼子往这口袋里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