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有关部门机关轶事 > 第204章 巴黎街头的 "邮票" 风波(第1页)

第204章 巴黎街头的 "邮票" 风波(第1页)

巴黎的阳光如同融化的黄金,流淌在香榭丽舍大道斑驳的石板路上,把小马瘦长的影子拉得支离破碎。他攥着那张边缘起毛的 1976 年版全国通用粮票,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帆布包肩带深深勒进肩头,在巴黎盛夏的热浪里渗出深色汗渍。这家面包店飘出的黄油香气勾得他胃袋发紧 —— 他已经错过三顿正餐,全因执着验证脑海中那个疯狂的构想。

"这个,粮票,可以换面包。" 小马用生涩的英语重复着,喉结随着吞咽动作上下滚动。他特意将粮票平整铺在木质柜台,泛黄的纸面印着麦穗环绕的齿轮图案,在玻璃橱窗透进的光线里微微发亮。面包店老板是个满脸络腮胡的法国壮汉,他的蓝围裙沾着面粉,此刻正用擀面杖挑起粮票,像研究中世纪羊皮卷般眯起眼睛:"你说这是可以吃的邮票?"

翻译小王从人群缝隙挤进来时,小马的衬衫后背已经湿透。这个在巴黎留学三年的年轻人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在粮票和老板之间来回游移:"这位先生是中国农业大学的青年研究员,他想用粮票进行概念性物物交换。" 他刻意压低声音,"马哥,这是文物级票据,一张 1966 年五市斤面额的在拍卖行能拍到八千欧元。"

小马猛地抓住小王手腕,金属腕表硌得他生疼:"我不是来炒古玩的!" 他转向老板,额角青筋突突跳动,"上世纪中国用粮票调配七亿人口口粮,现在非洲每天有 300 万人挨饿,为什么不能用这种凭证重建粮食分配体系?" 围观人群发出窃笑,有人用手机拍摄这幕东方人在巴黎街头的荒诞剧。

穿阿玛尼西装的法国绅士掏出镀金打火机点燃雪茄,青烟缭绕中甩出冷嘲:"按照这个逻辑,我收藏的拿破仑战争债券是不是能兑换欧盟国债?" 人群爆发出哄笑,几个游客举着自拍杆往小马身边挤,闪光灯刺得他睁不开眼。

突然,黑色公务车在面包店前急刹。走下车的法国农业部官员米歇尔?雷诺摘下墨镜,银质徽章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接过粮票对着阳光转动,纸张纤维在逆光中清晰可见:"年轻人,你知道吗?仅欧盟每年查获的伪造食品原产地证明就有 2.3 万件。" 他指尖划过票面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 字样,"这种凭证如何防伪?如何估值?如何规避洗钱风险?"

小马的喉咙像被塞纳河淤泥堵塞。这时,小王突然拽他胳膊,镜片反光映出街对面咖啡馆的雕花玻璃 —— 法国粮食署首席顾问皮埃尔?杜邦正在品着浓缩咖啡,报纸上的财经新闻被咖啡渍晕染成模糊的色块。

"先生!" 小马撞开咖啡馆雕花木门,门铃剧烈摇晃发出刺耳声响。杜邦先生摘下金丝眼镜擦拭,露出眼角细密的皱纹:"你就是那个想让粮票成为新丝绸之路的中国孩子?" 他示意服务员添杯 espresso,深褐色液体在骨瓷杯里轻轻晃动,"1970 年代,我们尝试用小麦期货稳定非洲市场,结果引发了三个国家的通货膨胀。你准备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手机震动打断对话。老马的声音裹着电流刺进耳膜:"红薯干里藏着我手绘的粮票防伪图谱!海关查验科王科长是我战友,你提我名字......" 小马盯着窗外渐渐聚拢的阴云,忽然发现巴黎的天空和北方老家暴雨前的天色,竟有着惊人的相似。

喜欢有关部门机关轶事请大家收藏:()有关部门机关轶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