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时,士人遭殃不说,朝廷也会被其左右,只顾商人利益,不顾天下苍生。让我说啊,镇国公此举如同饮鸩止渴,多少有些过了。”
徐铎不太明白地看着王时。
商人出点钱,买了点券,就能影响朝堂了?
镇国公费心费力给户部弄来如此多银钞,弥补了户部亏空,为讨伐安南提供了钱粮,怎么到了王尚书这里,反而成了祸国殃民的主谋了?
难不成——
是因为嫉妒?
这也难怪,皇帝要钱,户部没有。
皇帝让镇国公解决,镇国公解决不了,户部有面子,至少别人也办不成这事。
现在镇国公解决了,户部脸上无光啊。
这样一来,大明到底有几个户部尚书,镇国公这么能耐,户部的人算什么,无能之辈吗?
徐铎并不认为卖一次券,商人就能翻了天,还敢与士人相争。
“王尚书。”
督察院右佥都御史邵质走了进来。
王时还礼。
邵质笑意满满,眼神却相当锋利:“看来户部一下子肥富了起来,总不至于短缺了官员俸禄。只是督察院还是需要问一问,这钱粮从何处来,为何商人都紧着给户部送钱。”
王时让徐铎退下,对邵质道:“这些事确实不能瞒着督察院,事情是这样的……”
邵质听闻之后,明白过来,沉吟良久说了句:“镇国公与商人走得很近啊。”
王时眉头一抬:“我也是如此认为,尤其是格物学院接受了不少商人捐资,允许商人子弟进入其中学习,而这些商人子弟已经有人崭露头角,甚至在官场上有了声音,比如蔡源、赵仁、秦本、王宁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