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零五十六章 韩宜可的判断(第2页)

第两千零五十六章 韩宜可的判断(第2页)

军事好说,打仗这事大明有的人可以办。

法治也好说。

唯独这吏治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刚归附之地,吏治做不好,后患无穷。

道同的人品与能力经过了朱亮祖、韩宜可的考验,也备受朝廷认可,这样的人未必需要放在布政使的位置上,但作为一方知府招抚百姓、推广教育、劝课农桑,他绝对没问题。

顾正臣将鱼头夹到碗里,低着头继续说:“云南布政使张紞,他在教化、招抚土司方面做得很是出色,朝廷已让张紞具写经验,相信用不了多久,这类经验文本会传播开来,帮助云南、四川、湖广、贵州、广东,包括未来可能出现的交趾官员……”

韩宜可听着顾正臣的话,内心做出了一个判断:

朝廷不仅会打安南,而且还要将安南纳入大明,成为大明的一个府或一个布政使司。

国事说完,酒桌更显热闹。

劝酒声不断,顾正臣也是来者不拒,直至喝得酩汀大醉,在严桑桑的搀扶下才离开布政使司。

马车缓缓而行。

严桑桑看着一身酒气的顾正臣,轻声道:“夫君往日里可不会如此,今日怎么没了节制?”

顾正臣睁开了左眼看了看严桑桑,又闭了回去:“韩宜可主政广东多年,政绩出众,等安南事了之后,估计他也该回金陵了。一旦去了金陵,想与他再坐在一起喝酒,怕是不可能。”

“金陵的官员什么德行,你清楚得很。敢与我把酒言欢,早晚会被人弹劾。”

严桑桑含笑:“原来是因为韩布政使。”

顾正臣打了个酒嗝:“韩宜可是个真正的人才,他从一个御史做起,当过知县,也当过知府,还胜任了布政使,也算是一步一个脚印。”

“最可贵的是此人冷面无情,原则很强。即便他日金陵再会,我也不想与他同桌共饮,免得害了他,大明总需要一些这样的人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