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九十三章 正奇议定接降书(第2页)

第九十三章 正奇议定接降书(第2页)

“也受到波及了?这样吧,阿兄,你且在营中歇上一日,明日还时,我拨些粮食与阿兄,阿兄可带回卫南,分与族众。另外,回到卫南后,阿兄不妨告诉族众,东郡可能又要打仗,有想来我军中,以暂避兵灾者,可速来之,我定妥善安置。”李善道摸着短髭,笑道。

这族人应道:“是,是。二郎,你放心吧,你这话,俺一定带到。”

“底下要些军务要议,阿兄,你就先下去休息吧。”李善道令李良,引其至帐下安歇。

等李良与他这族兄离去,李善道沉吟片刻,话题转到了屈突通适才之所言,说道:“昨天军议上,就宇文化及倾巢南下,察其举止,系是欲与我军决战汲县此事,公等议论纷纷,提出了两个对策。一是坚壁清野,依托汲县城防,先消耗其锐气,再寻机进战;二是主动出击,趁其立足未稳,先予以迎头痛击,再打击一下他的士气。这两个对策,我细细想过了!”

屈突通问道:“敢问大王,此两策,大王以为何策为宜?”

“药师之议,我以为是可用上策。”

这两个对策,其中一个是李靖提出,正就是“坚壁清野,先消耗其锐气”这一对策。

“主动出击、先予以迎头痛击”此策,是窦建德等几人的意见,屈突通事实上,也倾向此策。

屈突通迟疑了下,便说道:“大王,药师此策,确是稳妥。因我攻心之计下,宇文化及部现今人心惶惶,若能坚守城池,待其粮草不济,再出奇兵袭之,必能大获全胜。况我军粮草充足,城防坚固,实为上策。然而,臣之愚见,主动出击亦有其利,宇文化及此下汲县,如臣方才所陈,显是孤注一掷,仓促而来,若我军抓住这个战机,果断出击,或可一战即定胜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外之意,李靖的计策虽稳妥,却略显保守,如果采用了此策,这场仗不说“旷日持久”,但也难免拖延时日。相比之下,於当前宇文化及部又是缺粮、又是士气低沉的状况下,主动出击,则也许能够迅速地便将宇文化及部歼灭,缩短战事的时日,减少我军损耗。

“药师,你怎么说?”李善道问李靖。

李靖起身行礼,答道:“大王,如果选择主动出击,虽有机会速战速决,但臣愚见,风险亦大。宇文化及其部尽管而下士气低沉,然其兵力众多,尚有一战之力,且宇文化及为能取胜,必会不惜一切手段,激励其军士气,又其部多为隋之精锐,则若我军轻率出击,一旦其士气被激发,反扑之下,我军或将陷入苦战,恐怕会损失不小。因臣愚见,最好是先避其锋,使其求战不得,其士气纵被激起,久则气泄,我军再以逸待劳,迎而击之,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不得不说,李靖考虑得确实周全,既看到了敌军的弱点,也预估了可能的风险。

李善道点头说道:“不错。屈突公、窦公,药师的这番分析,深合我心。公等不闻‘困兽犹斗’?一只兔子,被逼急了还会咬人,况乎宇文化及领来南下之众,十余万数?这场仗打到现在,单从士气等方面说,我军已是占据了上风,但越如此,越不可轻敌。故而,我意,依药师之策,先坚壁以守,待其锐气尽失,再图进取,才是长远之策。公等以为何如?”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显然已下定决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