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不装了,其实我带的是特种部队 > 第1854章 恐惧是正常的(第2页)

第1854章 恐惧是正常的(第2页)

“今天,我们将进行高空救援训练,“秦渊的声音洪亮而坚定,“这是消防救援中最为关键的技能之一。在真实救援中,你们可能需要在高层建筑、悬崖峭壁或其他危险环境中救援被困人员,而这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不否认,高空作业是危险的,恐高是人的自然反应。但作为军人,作为救援人员,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恐惧,将任务放在第一位。今天的训练不仅是技能的训练,更是意志的锻炼。“

段景林站在队伍中,认真聆听着秦渊的话。

秦渊介绍了今天的训练内容:“我们将前往后山的'鹰崖'训练基地。那里设置了多个训练点位,包括攀爬墙、悬崖救援区、横渡区和高空滑降区。每个人都需要完成所有项目的训练。“

随后,他详细讲解了高空作业的安全知识,包括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应急处理措施和团队协作要点。虽然内容专业而复杂,但秦渊的讲解清晰明了,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理解。

“记住,安全第一。“秦渊强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确保自己和队友的安全。在训练中,每个点位都有教官监督指导,如果感到不适,可以及时报告。但我希望大家能尽力挑战自己的极限,因为只有在极限中,才能真正成长。“

讲解结束后,士兵们领取了专业的高空救援装备,包括安全带、头盔、手套、主绳、辅绳和各种锁具。段景林仔细检查着每一件装备,确保一切完好无损。在他旁边,岳鸣也专注地调试着自己的安全带,动作熟练而精准。

“看来你对这些装备很熟悉。“段景林有些惊讶地说。

岳鸣笑了笑:“我上大学时参加过攀岩社团,学过一些基础知识。不过那时候都是在室内攀岩墙上练习,今天的训练肯定会难得多。“

队伍整装完毕后,在秦渊的带领下向后山进发。途中,大家的心情各异:有人兴奋不已,期待着挑战;有人则略显紧张,担心自己无法完成任务。

经过约四十分钟的行军,他们到达了“鹰崖“训练基地。这是一处建在山腰上的专业训练场地,周围环境险峻,视野开阔。站在入口处,就能看到各种高空训练设施:一面高约二十米的人工攀爬墙矗立在左侧;右侧是一条天然形成的峡谷,上方架设着钢缆和绳索;远处的悬崖边缘则设置了滑降装置。整个基地给人一种壮观而又令人生畏的感觉。

“欢迎来到'鹰崖',“秦渊站在训练基地的中央平台上,“这里将是你们今天的训练场。我们会分成三个小组,轮流在不同点位进行训练。第一组:陈志强、吴德华、刘勇、张洪波、李伟,由王副教官带领,负责攀爬墙训练;第二组:段景林、岳鸣、张勇、王强、赵鹏,由我带领,负责悬崖救援训练;第三组:周林、吴克、林志豪、黄刚、马力,由赵教官带领,负责横渡和滑降训练。三小时后交换点位,确保每个人都能完成所有训练内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分组完毕后,各小组在各自教官的带领下前往指定训练区域。段景林和岳鸣跟随秦渊来到悬崖救援区。这里是一处天然形成的悬崖,高约二十五米,陡峭而险峻。悬崖顶部和底部都设置了安全平台,用于模拟救援场景。

“悬崖救援是最为复杂和危险的救援形式之一,“秦渊站在悬崖边缘,对五名士兵说道,“在真实救援中,你们可能需要从悬崖顶部下降到被困人员处,将其安全转移到地面。这需要精湛的技术、稳定的心理和团队的紧密配合。“

他详细讲解了绳索的固定方法、下降技术、被困人员的固定方法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然后,他亲自示范了标准的下降动作:先确保主绳和安全绳的固定牢靠,然后使用下降器控制下降速度,保持身体稳定,双脚蹬墙,有节奏地向下移动。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展现出专业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现在,你们依次尝试,“秦渊回到平台上,“先进行简单的下降练习,熟悉设备和感觉。要记住,控制才是关键,不要急躁,保持镇定。“

段景林第一个上前。他仔细检查了安全装备,确保一切就绪后,走到悬崖边缘。俯视脚下的深谷,他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但很快就调整了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