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们挑选了一些自己喜欢的特产,如大同煤雕、云冈石窟明信片等,准备带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在云冈石窟的一天,让李潇、张悦东和林一飞深刻感受到了古代艺术的魅力和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的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画、每一种美食、每一场表演都让他们流连忘返,收获满满。当夕阳西下,他们带着对云冈石窟的不舍和对下一段旅程的期待,离开了这片充满艺术气息的土地。
应县木塔,千年的奇迹
清晨,柔和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为世界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李潇、张悦东和林一飞三人乘坐的汽车缓缓驶向应县,他们的心情无比激动,因为即将亲眼目睹那座举世闻名的应县木塔。这座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是世界木建筑的典范,他们对它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真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能看到应县木塔了,心里既兴奋又紧张。”李潇望着窗外,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兴奋地说道。
张悦东微微点头,脸上带着一丝微笑:“是啊,应县木塔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林一飞则不停地摆弄着手中的相机,跃跃欲试:“这么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一定要多拍些照片,把这些美好的瞬间都记录下来。”
当他们来到应县木塔景区,一座巍峨壮观的木塔映入眼帘。木塔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气势恢宏,仿佛一位巨人,俯瞰着世间的沧桑变迁。它的外观古朴典雅,红棕色的木质结构散发着岁月的气息,每一根梁枋、每一个斗拱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哇,这就是应县木塔,太震撼了!”李潇不禁感叹道,眼睛一刻也舍不得从木塔上移开。
他们走进佛宫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四柱三门悬山顶的木牌坊,横额上刻有“浮圆宝刹”四个黑色大字,圆润秀气。牌坊以木为原材料,体现了木塔的特色。从牌坊旁的通道迈进寺内,迎面的观音菩萨慈祥地注视着每一位游客,信客们驻足祈祷安康。
走过佛宫寺大门,后面就是释迦塔。木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 67.31米,底层直径 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 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没用一颗铁钉,全靠木构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
他们在塔下仰望,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如不仔细看,看不出各层间夹有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塔身向东北方向微微倾斜,却依然稳如泰山,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精湛技艺。
“这木塔的结构真是精妙,没有一颗铁钉,却能历经千年而不倒,古人的智慧真是让人佩服。”张悦东赞叹道。
李潇点头表示赞同:“是啊,而且这木塔的斗拱也非常独特,据说全塔共用斗拱 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的中空结构层,堪称‘斗拱博物馆’。”
林一飞一边拍照,一边说道:“这么精美的建筑,一定要多拍些照片,回去好好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