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道,“嘉成长公主从未参与过政务,如何能担的起如此重任,臣以为还是在国子监中选一位最合适。”
叶昭宁笑容不减,“琢玉坊诸般事宜一直以来皆是由嘉成长公主和睿王妃一同掌管,如今任祭酒又有何不可。”
国子监林祭酒躬身道,“娘娘也说了是由嘉成长公主和睿王妃一同掌管的,那娘娘为何偏偏选定了长公主殿下呢。”
他这话的明摆着就是挑拨离间。
叶昭宁不慌不忙,“睿王妃我自有别的打算,就不劳林爱卿关心了。”
睿王其实也想问,王妃一直尽心尽力的帮她,为何要选皇妹。
但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私情,帮着皇后说了话。
半晌后,众人一阵争论,总算是将把一些重要的事情定了下来。
散朝后,叶昭宁将睿王叫到了紫宸殿,跟他解释了一番,以免因为这些小事闹得不愉快。
叶昭宁的确是有别的打算,她打算设学监司和技艺司,还有监察司三处部门,女学监管理明心堂事宜,技艺司管理琢玉坊事宜,监察司有监察之权。
这样两边分开,也更便于日后管理。
她是打算让嘉成长公主任祭酒一职,睿王妃统摄这三个部门,有监管之责,设一个职位,与祭酒同级。
而之所以选择睿王妃,自然是因为朝臣们不会轻易同意设立这个官职。
嘉成长公主虽地位高贵,但夫家在朝中势力一般,但若是换了睿王妃就不一样了,睿王深得皇帝信任,在朝中又位高权重,他们若是想要为难睿王妃也少不得要掂量掂量。
启新学宫的事情总算是办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修改律法的事情了。
但这件事却出乎意料的顺利,仅仅数日三司的奏折便呈了上来,她提出来的几条都赫然在列,且没有丝毫修改。
折子是大理寺卿徐林亲自来送的,她终究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为何修改律法如此顺利,可是启新学宫你们却又百般阻挠?”
徐林犹豫片刻,语气多了几分真诚,“娘娘,其实这些事情中,最让臣等忌惮的就是明心堂,准确来说应该是内堂,有了内堂,日后官家女子就多了一个名正言顺做官的途径,这对臣等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