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还对着张平安的方向重重地哼了一声,一脸小爷宽宏大量的表情。
看的张平安直摇头,这要是他儿子,他非得好好整治不可。
刘三郎也看得有些啼笑皆非:“人不大,脾气倒是不小,还挺有排场的,这一对比,我发现驴蛋、猫蛋儿俩小子小时候还算听话的了!”
“可不是吗,不过到底还是小孩子,吓唬两句也就走了”,张平安笑道。
两人重新上了马车。
先将刘三郎顺路送到家,然后再回张府。
刘三郎还有些惦记二儿子猫蛋:“猫蛋儿那臭小子太不像话了,都已经跟他说了,我要跟朝廷递折子请奏省亲假,结果还跑去京郊大营报我的名号参军,现在也没法儿一道回来,更不能回老家武山县祭祖了,等下一次省亲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唉!”
“儿孙自有儿孙福,猫蛋算懂事的了,何况他已经十五,也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他从小就向往军营生活,让他去闯荡一番也好,左右有你我照拂着,也出不了什么事。”
刘三郎其实就是嘴硬心软,念叨几句罢了,并没真生气,生得忒高一副个子,却是慈父心肠,几个孩子从小都是大丫扮黑脸,他扮红脸。
听张平安这么一劝,也就不再念叨了,只道:“养儿方知父母心啊!算了,让他去营里摔打摔打吧!”
说话的功夫,刘家便到了。
这几年家里新买了宅子,刘三郎也是头一回来新家。
吩咐下人前去敲门后,刘三郎竟然罕见的有些紧张起来,估计这就是读书人所说的近乡情怯吧!
张平安则吩咐人将带的礼物拿出来,等一下好分发给众人,虽然只是从刘家经过,但也得进门去打个招呼才好。
几年不见,上门了,给亲戚们带些礼物也是应该的。
来开门的是一个婆子,听说是刘三郎回来了,忙将大门大大打开,然后朝里唤道:“老太爷、老夫人、老爷、夫人、还有少夫人,你们快看是谁回来了,是三少爷啊!”
这一番大呼小叫,说实话,让刘三郎有点懵,他还是第一次听人叫他三少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