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李振邦有些痛苦的咧嘴。
这有了新欢,咱们的老厂子、伊洛瓦底江第一造船厂就成黄脸婆了?
张弛并不清楚李振邦腹诽,或者说他也不在意。
历史潮流滚滚而来,谁也无法阻止。他指向那片巨大的船坞基坑:
“看到那里了吗?万吨级船坞,那是我们的雄心,我们不会满足于修修补补,我们要造大船,要造能劈波斩浪、纵横四海的万吨巨轮!”
接着,他的目光变得锐利,带着挑战的意味:
“我知道,有人觉得我们起步晚,底子薄。但我要说,怕什么?! 看看北边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邻居——小鬼子们。
他们几十年前刚起步还不如我们。
但现在呢?他们的船厂,像吴海军工厂、横须贺海军工厂、长崎三菱重工、佐世保海军工厂,能造几万吨的战列舰,航空母舰!
他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难道我们就注定比小鬼子差吗?”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激昂:
“我张弛今天在这里为各位立下目标。短期内,仰光造船厂,就要给我赶上鬼子那些民用船厂的水平。
我们要用分段法,用这些最先进的设备,把万吨轮的建造周期,给我狠狠地压下去。
我们要让南洋造的货轮,跑遍南洋,跑向身毒,跑向波斯湾!”
“长期呢?”张弛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响彻整个厂区,“我们要把仰光造船厂,打造成东南亚最大、最强、技术最先进的造船中心。
没有之一。未来,从这里下水的,将不仅仅是装满橡胶、石油的货轮。还将有保卫我们海疆的巡洋舰、驱逐舰,甚至...”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引发下方一片激动的骚动和猜测:
“更大的、让敌人望而生畏的海上堡垒。南洋的未来,在海上。而南洋的船,必须由我们自己的船厂来造。由我们自己的工人和技术专家,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和智慧,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