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贯彻了您‘中轴线布置、火力最大化投射’的理念。”
图纸上,舰艏和舰艉各有一个显眼的炮位。
“舰艏A炮位,一门鹰制Mk.22型 76毫米/50倍径高平两用速射炮,这款炮我们海军已经用了很久,其射速快,弹道平直,对付轻甲水面目标和低空飞机都够用。”
“舰艉Y炮位,同样一门Mk.22型 76毫米炮。 前后呼应,无死角覆盖。”
紧接着,教鞭点在图纸上在前后76炮塔稍后、上层建筑两侧稍低的位置。
“B炮位(舰艏76炮后)、X炮位(舰艉76炮前),各一座双联装博福斯40毫米/L60高射炮。 编织中近程防空火网,撕碎任何敢靠近的飞机或小艇。”
还没完,教鞭接着指向舰桥两侧和烟囱后方等位置。
“舰桥两侧翼台,各一座厄利孔FF型双联装20毫米高射炮。”
“烟囱后方两侧,再各一座双联装20毫米厄利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外,在舰体舯部两舷见缝插针,各布置三座M2HB型12.7毫米双联装机枪塔, 用于扫射近距离漂浮水雷、蛙人或者...嗯...企图跳帮的疯子。”
游鸿轩一口气说完,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吸气声。
这火力密度,放在一艘600多吨的小船上,简直堪称丧心病狂。
比PC-451的1门76+6门20mm和SC-497的1门40mm+3门20mm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张弛觉得,就算比起历史上400吨的037(2门双57+2门双25+4座5联火箭),在火炮射速、防空能力和持续火力上也丝毫不弱,甚至更强。
在座的工程师们和设计师们虽然也都部分参与了设计工作,但如今听到游鸿轩列出所有的火力配置,依旧倒吸一口冷气。
“这...这简直就是漂浮在海上的刺猬!不,是豪猪!”一位年轻的华人工程师忍不住惊叹道。
张弛也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是他想要的近海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