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支那,由原来的陆军高等军官学校改组而来,新挂牌的南洋国防大学内。
巨大的阶梯教室内座无虚席,不仅仅是军校学员,更有从南洋各地抽调而来的顶尖工程师、物理学家、化学家,甚至包括几位从高卢远道而来的“交流学者”。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讲台上那个意气风发的身影——当之无愧的未来南洋国父,张弛。
“...所以,诸位。”张弛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沉稳,带着一种超越时空的穿透力,“未来的战争,乃至国家的存续与强盛,其根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位移。它不再仅仅依赖于钢铁洪流的数量,或者士兵的勇气。它更依赖于这里...”
说着,他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以及,我们能否掌握撬动宇宙基本力量的钥匙。”
他身后的巨大黑板上,用粉笔画着一个极其简化的原子结构图,以及一个裂变反应的示意图。
“如果我们列一份关乎国运的军事科研要务清单,”张弛的目光扫过全场,这些就是南洋未来国防的脊梁,“那么,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必定是——核裂变。”
他顿了顿,给予众人充分的时间消化这个沉甸甸的词汇。
“之后,才是远程导弹、液体燃料火箭、喷气式飞机、晶体管计算机、相控阵雷达、大型远洋潜艇、航空母舰、制导武器...这些令人目眩神迷的‘术’。”
张弛的话语带着一种高屋建瓴之感,仿佛在为未来做出肯定的语言:“可以说,前者是‘道’,是触及世界本质、掌握终极力量的根本;后者是‘术’,是运用力量、克敌制胜的手段。”
台下的听众们目不转睛的听着他的讲课,时不时在还要做一些笔记。
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所有人都相信,台上的那个年轻人,双眼真的能看透未来,只要紧紧追随在他身后,跟着他的步伐,那准没错。
这可以说是一种盲从,也可以说是张弛长久来的连续胜利带来的巨大威望与人望。
“国家想要昌盛,道要修,术也要修。但优先修炼的,一定是道。”张弛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因为只有掌握了‘道’,我们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拥有与老牌列强平等对话、甚至超越他们的资格。否则,再精妙的‘术’,在绝对的‘道’面前,也如同沙堡之于海啸。”
台下,寂静无声。
来自高卢的物理学家让·皮埃尔教授,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作
为被戴将军秘密派遣、参与“南洋-高卢合作”的核心成员,他比在场的许多南洋本地学者更清楚张弛口中的“道”意味着什么——那是足以重塑世界格局的、毁灭与新生交织的潘多拉魔盒。
而这位年轻的南洋领袖,其眼光之毒辣、布局之深远,让他感到深深的震撼与一丝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