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会再出现第二个叶桓丘,他们也就没什么好怕的。
这帮资方老板们的想法,实际上叶桓丘也清楚,只能说他们心态这块确实是拿捏很到位。
只不过往后的很多事情,离现在还是太遥远了。
【塔瑞斯级体魄】让他不会轻易的衰老,就现在的身体机能,比十八岁大学生都强大。
其次它们盼着叶桓丘创作力下降,那就太低估原地球的文娱瑰宝的储备量,只是叶桓丘挑挑拣拣的,看起来这些年掏出来不少东西,可实际上还有更多是没有拿到台面上的,只是单纯的叶桓丘不太喜欢这个类型的作品,所以没有选择拿出来罢了。
最后就是市场受众这方面的问题,的确每过几年,市场上都会加入一批新的消费者,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可能也不太想再关注娱乐圈内的事情。
但问题是,作品受欢迎的问题,是与作品质量挂钩的,按它们的理解,那四大名着相关元素,为什么到现在依然有影视从业者运用,而且每个年代都有相关的消费者为之买单。
它们属于是把叶桓丘想作以前他们手头上捧红的顶流鲜肉。
一个顶流他的巅峰也就十年,十年之后会有下一个顶流冒尖,尽管上一个顶流可能人气也还很高,但巅峰期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再也找不到当时那种一呼百应的感觉。
实际上不是上一个顶流不火了,或者粉丝流失严重。
只是资本给他营造的泡沫,被他们自己亲手戳破,转而去捧下一个顶流了!
叶桓丘走到如今的位置,又不是靠他们捧起来的,这是一首又一首的歌曲佳作,一部又一部大卖的影视作品,筑成的王座。
或许很多娱乐圈的新消费者,会选择去粉一些更年轻的人,但最终落脚点的需求,不还是需要文娱的产品作为支撑么。
那么这个时候叶桓丘手里头积累的牌可太多了!
叶桓丘从来就不担心所谓的粉丝流失的问题,那些有空来看自己作品的观众,在与生活对线的时候,偶尔抽空来看一看自己给几分薄面,那么叶桓丘要做的只有把公司项目的作品打磨好,争取让观众看了作品有一种精神上舒缓的效果。
不至于上班累得半死,好不容易有个节假日,进了电影院或者打开电视机,看了那些脑残电影、电视剧,把自己还气得一肚子的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