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包工头的记忆,姜瑜马不停蹄地开始在这个小县城里一家一家地寻找那些被拖欠工资的工人们。
他要找的第一个人叫周波,这个人可以说是最早跟着这个包工头干活的。
由于他们俩从小就认识,所以周波被拖欠的工资也是最多的。
姜瑜赶到周波家附近时,他发现这里的情况比包工头记忆里的情况还要糟糕。
那个包工头一直都知道周波的家庭已经到了处处缺钱的地步。
房贷还没有还清,各种面试也是屡屡碰壁。
关键是周波在外受尽了冷眼和挫折,回到家里还要面对妻子的责怪。
这所有的一切都像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样压在周波的身上。
让他几乎无法喘息,仿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周波只能时不时地将自己的状况用社交软件告诉包工头。
希望对方在了解到他的悲惨遭遇后,能够心生怜悯,把拖欠他的钱款结清。
然而,周波显然还不够了解对方高估了包工头的良心。
在姜瑜读取的相关记忆中,这位包工头在听到周波这些年的遭遇时。
不但没有丝毫还钱的念头,反而对周波的困境表现出一种冷漠和幸灾乐祸。
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个包工头不仅不还钱。
还不断向周围的人打听周波工作的地方。
一旦被他得知周波的工作地点,他就会抓住一切机会。
想方设法让周波的顶头上司将周波辞退。
甚至是不惜为此多付出远比周波讨要的欠款还要多的钱以求达到让对方解雇周波的目的。
他就是觉得其他人都可以背叛他,可作为跟他最久的周波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