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设放在日剧里准成大爆款。
他一边吐槽着居酒屋恶性的上瘾赚钱机制,一边目光里充满着感情与理性的碰撞。
如果过度解读的话,甚至还能解读出物欲横流社会里小人物的反抗,又或是纸醉金迷中难得的真挚。
总之无论怎么解读,都能解读出一个富有故事性的人设出来。
这样的人设,你可能不喜欢。
但市场喜欢。
所以这一切落在李神谕眼里。
就只变成了一个想法:我不救他谁救他!
“江流,你要好好地,或者可以去看看心理医生。”
“我每周都会去看心理医生。”
“不是...”
李神谕内心里的柔软又多了一层。
有些话自己说和别人问,完全是两码事。
你如果自己上赶着说“我有心理疾病,我去看心理医生。”
那落在女人眼里,多半要增添个矫情的滤镜。
别人凭什么要花费心思和你共情?
但如果你憋住不说,等到别人问的时候,再风轻云淡的一笔带过。
那杀伤力就要成倍上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