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中的许多人,一生都未曾离开过自己的村寨。如今,他们穿着自己民族最隆重的服装,带着一丝敬畏和巨大的好奇,走进了这座由旧兵工厂改造而成的、足以容纳千人的“人民会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会前夜,黄智超的临时指挥部里,灯火通明。
“主席,一切准备就绪。”李默的报告简洁而冰冷,“那几条鱼,已经把我们故意泄露出去的‘诱饵’全都吞下去了。他们联络了藏在会堂外围山林里的三百名私人武装,约定在大会进行到土地法案讨论时,由头人沙温在会场内发难,他们则里应外合,冲击会场,‘清君侧’。”
李默在“清君侧”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充满了嘲讽。
“三百人……”方振武冷哼一声,脸上满是煞气,“不够我‘利剑’一个冲锋的。主席,我已将部队化整为零,伪装成后勤人员、司机、甚至卖凉粉的小贩,遍布在会场周边。只要他们敢动,我保证让他们连枪都举不起来。”
黄智超点了点头,他信任方振武和李默的能力。他的目光,落在了桌上的一份名单上。
“麦克到了吗?”
“已经到了,安排在最好的宾馆。同行的还有塔斯社、路透社、美联社的七名记者。他们对我们这个‘新生政权’的第一次民主尝试,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李默回答。
“很好。”黄智超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记者们要招待好,让他们自由采访,想拍什么就拍什么。至于麦克先生……今晚,我要亲自去见他。”
夜色中,麦克站在宾馆的阳台上,俯瞰着灯火点点的帕桑镇。他心中感慨万千。短短一年多,这个地方的变化,简直是天翻地覆。那个年轻人,黄智超,他所展现出的建设能力和组织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华盛顿最初的评估。
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谷勐特区作为一个有效的战略缓冲带,作用越来越明显。坏事是,它太有效了,太独立了,开始隐隐有脱离掌控的趋势。尤其是与苏联的“技术合作”,更是触动了CIA最敏感的神经。
门被敲响,黄智超在两名护卫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喜欢四合院:你居然给贾家下春药请大家收藏:()四合院:你居然给贾家下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