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643章 这该死的胜负欲(第4页)

第643章 这该死的胜负欲(第4页)

“算得上是顺治青花瓷典型代表,具有较高艺术与历史价值。”

林卫国‘哦’了一声,要求道:“小建,你能不能拿件顺治官窑青花过来?我想比对一下,看看官窑和民窑之间的区别大不大。”

“这.....”曹子建面露为难之色道:“老爷子,您有点难为我了。”

“店里没有顺治官窑?”林卫国开口道。

“不仅我店里没有,大多数的博物馆也都没有。”曹子建点头道:“因为顺治那会,属于清政权初立之际,各地战争尚未平息,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业生产,在晚明时就已趋衰落,清初那会更加颓败不堪,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虽然说,清代提出创建御窑厂的时间是顺治十一年,但真正创立,是康熙十九年。”

“《饮流斋说瓷》中就有记载:“顺治仅一度开窑烧瓷,故顺治瓷品极少....”

“少?那岂不是说,顺治官窑的价格都极高?”林泰开口道。

“虽然说,物以稀为贵,但瓷器还要讲究当时的制瓷工艺。”曹子建开口道:“顺治时期的瓷器,大部分遗存明代粗率、稚拙的制瓷风格,在工艺上,远不及清三代时期的官窑瓷。”

“所以,同样是精品瓷,在价值上,跟清三代的精品瓷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小建,我发现,搁你这买古玩,还能学到不少知识呢。”林卫国笑道:“所以说,这件瓷器,倘若我买回去摆在家里,如果让一些稍微对瓷器有了解的人看到,他们会不会觉得我挑的不够好?”

“老爷子,别人觉得你挑得好不好,除了跟你入手的是什么瓷器以外,还跟你花费的金钱有很大的关系。”曹子建开口道。

“倘若你花了500万,买到的只是一件清三代的官窑普品,别人也会说你眼光不行。”

“倘若你花了5万,就买到一件清三代的官窑普品,哪怕那官窑的纹饰不尽如人意,但你花的钱少呀,就能弥补这一点。”

“同理,这虽然是顺治民窑,但器型如此之大,一改明代风格,清雅脱俗,绘画工丽隽秀,只用十五万,他们只会说你捡漏了。”

“那成,这件我也要了。”林卫国应道。

最后的最后,林卫国一共在随缘居入手了八件瓷器,花了一百四十一万。

本来还想着继续入手几件的,但发现,再买的话,有些不好带回去,也只能暂时作罢。

曹子建想着,今儿对方让自己都开张了,加上林泰和林卫国也算是远道而来,如果不请人家吃个晚饭,有点说不过去。

当即,曹子建招呼了一声:“林老爷子,林泰,我带你们尝尝咸阳的特色美食吧。”

“行。”林泰和林卫国都没拒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