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卷着稻香穿过安阳城的大街小巷,金黄的谷粒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
叶明推开府衙大门,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新谷的甜香和稻草的清新。这气味比任何熏香都更令人心旷神怡。
"大人,西城粮仓已经装不下了!"陈瑜小跑过来,手里账本翻得哗哗响,"王仓吏问,剩下的新谷往哪儿放?"
叶明卷起袖子:"走,去看看。"
西城粮仓外,运粮的牛车排成了长龙。农人们坐在满载稻谷的车辕上,脸上洋溢着掩不住的笑意。见到知府大人亲至,纷纷行礼。
"青天大老爷!今年可算过上好年景了!"
叶明拍拍一位老农的肩膀:"老伯,今年收成如何?"
"托大人的福!"老农激动地抹了把脸,"三亩薄田收了九石粮,交完税还剩六石多,够全家吃到明年秋收了!"
叶明心头一暖。往年这个时候,府衙门前总是挤满了借粮的贫民,今年却门可罗雀。这种变化,比任何政绩都更令他欣慰。
粮仓内,王仓吏正指挥着杂役们将最后一堆稻谷装入麻袋。见叶明进来,连忙行礼:"大人,仓廪实在装不下了,连过道都堆满了。"
叶明环顾四周,确实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金灿灿的稻谷一直堆到房梁,几个杂役踩着梯子,小心地将最后几袋谷物码放整齐。
"把东城的旧军械库收拾出来,暂时存放。"叶明当机立断,"另外,贴出告示,府衙以市价收购余粮,有多少收多少。"
出了粮仓,叶明沿着城墙根慢慢走。这一带原本是贫民窟,如今却焕然一新——茅草屋换成了砖瓦房,门前晾晒着新收的稻谷和刚腌的咸菜。
几个孩童在空地上追逐嬉戏,手里抓着新蒸的米糕,嘴角沾着糖渍。
"叶大人!"一个妇人从屋里跑出来,手里捧着个粗瓷碗,"刚熬的新米粥,您尝尝!"
叶明接过碗,米粥还冒着热气,米香扑鼻。他喝了一口,甘甜的味道立刻在舌尖化开。这是最朴实的味道,也是最珍贵的馈赠。
"好喝吗?"妇人紧张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