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呼声中,不知哪个后生带头唱起了山歌,很快所有人都跟着哼起来。粗犷的调子混着稻香,在晚风里飘出老远。
妇女们收拾着农具,孩子们抱着刚捉的蚂蚱,老人们摸着胡须盘算着明天的活计...这平凡的秋收景象,在夕阳下美得像幅画。
回城路上,叶明的马车走走停停——道上全是满载新谷的牛车,农人们见是知府车驾,纷纷让路,还有人往车上扔刚摘的野梨子,说是给大人解渴。
城门处,周掌柜正指挥伙计收购稻秆,见到叶明连忙迎上来:"大人,今日收了上千捆,足够'稻绢坊'用半个月!"
他擦了擦汗,"就是堆放成了问题,仓库都快塞不下了。"
叶明想了想:"把西城墙根那片空地清理出来,暂时堆放。另外..."他压低声音,"找几个可靠的人,把上等的糯米秆单独存放,乌云姑娘那边要用。"
进城后,景象更加热闹。街道两旁摆满了卖新米的摊子,空气中弥漫着米香。几个孩童追逐打闹,手里抓着刚出锅的米糕,嘴角还沾着糖渣。
绸缎庄前,农妇们挤作一团,指着新上架的"稻绢布"叽叽喳喳——往年这时候,谁舍得扯新布啊!
府衙后院,顾慎正在梅树下摆弄一张奇怪的弓。见叶明满身稻屑地回来,他挑眉笑道:"咱们的知府大人,今日又去体验民间疾苦了?"
叶明抓起石桌上的茶壶灌了一大口:"什么疾苦,分明是至乐。"他抹了抹嘴,"你是没看见,东屯的老李头抱着稻谷哭的样子..."
顾慎递过毛巾,突然正色道:"说真的,叶兄,安阳能有今日,你功不可没。父王来信说,朝廷已经将你的新耕作法列为典范,要在北疆各州推广。"
叶明摇摇头:"非我之功。粪肥堆沤法是老农们琢磨的,间作法是从江南学来的,水利是铁手先生改良的...我不过是把大家的智慧集合起来罢了。"
夜幕降临,安阳城却比平日更加热闹。
喜欢打造最强边关请大家收藏:()打造最强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