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的,李遇晴开始了自己往关里漂的日子。
从哈尔滨买了一张到沈阳的火车票,好不容易裹在人群里挤上了车,可是下了车怎么办?
听说山海关现在卡得死死地,她该怎么才能回到北平去?
但是不得不说,她的运气是真好。
在沈阳火车站,她遇见了几个河北兴隆的商人,人家商量着怎么回家,她就在一边儿竖着耳朵听着。
等人家商量好了,她凑过去问,能不能带上她?
李遇晴的这张小嘴儿那真是叭叭的,虽说虚岁才十二,愣是说动了这帮人带着她走一段。
关文莺留给她的首饰给了人家一大半儿,她也学着别人把灰啊、土啊蹭了一身一脸,低着头、弯着腰咬着牙跟着这帮人翻山越岭。
要不说她命好呢,这一路半个多月,但凡有一个起了歹心的,她都好不了。
但这帮人虽说收了她大价钱,可也全须全尾的把她从东北带出来了,不过是到了兴隆,人家就不走了。
李遇晴只能问好了方向,自己一个人往北平方向走,路上也跟人搭过帮,但是盯在她身上的目光,刺得她浑身难受。
好几次都是半路就跑了,跳过沟、钻过山,还算是有惊无险。
住店的时候露了白,几乎所有的钱都让人抢了,但至少人跑出来了。
后面的路她走得艰辛,好在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菜。
她去要饭,人家看着她小,米汤也能给一碗。
等她进了北平城的时候,恰好就是除夕了,没有宵禁,也不关城门。
她就顺着记忆里的路摸到了桂平家的门口。
不知道爷爷和叔叔会不会收留她,李遇晴跪在门口没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