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座,张家口急电!”通讯兵踉跄着冲进指挥部。
参谋长接过电报时,发现自己的手在不受控制地颤抖,张家口外围阵地已全线崩溃,傅作义的援军最快还要两天才能赶到。
前线的战报雪片般飞来:“三号高地失守,王团长以下八百余人全体殉国。。。。”
“毒气弹!东侧防线需要医疗队。。。”
“弹药告罄,请求补给。。。”
战参谋用红铅笔在地图上划出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箭头,日军第五师团正形成合围之势。
指挥部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清楚,南口已是死地。
南口防线,守军总兵力已不足两万,每个士兵要防守近十米宽的战线。
某处刚刚击退日军进攻的阵地。
炊事班长老周蹲在弹坑里,用豁口的铁锅煮着最后一袋小米,锅里混着昨夜牺牲战友钢盔舀来的雨水。
十七岁的小兵李长顺正用刺刀在一棵剩下半截的树桩上刻着正字。
每刻一划,就代表又撑过一天。他的棉军装早已破烂不堪,绑腿被鲜血浸得发硬。
不远处,机枪手老赵把最后一条子弹链压进枪膛,嘴里还哼着河北老家的梆子戏。
正午时分,日军发动了最猛烈的进攻。
十二架轰炸机在阵地上空盘旋,投下的燃烧弹将整个山坡变成火海。
战壕里,士兵们用浸湿的棉被裹住身体,但仍有不少人被活活烤死在掩体里。空气中弥漫着皮肉焦糊的气味,混合着毒气的辛辣,令人作呕。
“上刺刀!”随着一声嘶吼,残存的守军跃出战壕。
他们中有人拿着大刀,有人握着最后一颗手榴弹,更多人只是捡起带血的石块。